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格力股东大会漩涡当口董明珠缺席 2议案铺路股权变动

时间 :2019-11-14     点击:333 次

当天有两项议案《控股股东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和《与控股股东签署 “格力”商标权转让补充协议》是为控股股东15%股权转让做“战略支援”。

  6月26日,格力电器(000651.SZ)2018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包括“格力”商标权转让补充协议和格力集团终止股权激励在内14项议案全获通过。

  当天,合计349名股东出席,代表股份18.3亿股,占比高达32.42%。但颇令投资者遗憾的是,作为格力电器最有代表性的“符号”,董明珠因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缺席了股东大会,会议由执行总裁黄辉主持。

  “我买完机票后,公司才发公告说董总不来,早知道就不来了。”在场一名北京机构投资者说道。

  即便本人没有到场,在后续的提问环节中,董明珠仍多次被中小股东们“挂念”,主要包括了她“强势”的经营决策风格、与上市公司宣传高度绑定等颇具争议的问题。

  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格力电器屡次被推上舆论中心——控股权变更在即、完成收购安世半导体……这些密集的“大事件”背后,透露出格力电器即将面临诸多的“变化”,而漩涡外围的中小投资者,亟待管理层的“安抚”。

  “大家提了很多关于董总个人的问题,有些很尖锐,但是董总不在,其他高管并不好回答,确实很遗憾。”在座一名散户投资者说道。

  “铺路” 混改

  会议现场,最受投资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格力电器的控股权转让,这场“声势浩大”的混改计划,是股东大会现场中小股东提出的首个问题。

  “股权稳定性,以及股东与管理层是否能和平共处,是格力电器稳定发展的基石,我们肯定希望新进来的股东做得能比格力集团更好。”现场一名私募机构投资人受访时指出。

  不过,对于混改动向,格力电器高管团队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董秘望靖东颇为无奈地表示:“很抱歉,混改是国资委和格力集团主导的,所有信息我们都已经依法披露了。”

  但望靖东提到,当天有两项议案《控股股东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和《与控股股东签署 “格力”商标权转让补充协议》是为控股股东15%股权转让做“战略支援”,“公司管理层很稳定”。

  2005年,格力集团为完成格力电器的股权分置改革,曾将“格力”商标无偿转让给格力电器,同时又约定,由格力电器将“格力”商标授权给格力集团及其子公司无偿使用。

  而一旦混改完成,格力集团将丧失对格力电器的控制权,对于“商标”授权该何去何从也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

  在议案内容中,格力“母子”约定,商标的授权使用维持现状不变,集团仍可以在已使用的领域内继续无偿使用“格力”商标,对于未来任何投资或扩张的主体和领域等如需使用“格力”商标、“格力”商号的,应由双方另行协商,书面确定。

  “过去格力集团已经使用了‘格力’商标、商号,这么多年,格力集团作为国企,也从事一些公共领域的服务,这对‘格力’商标是有增值空间和价值的;第二,格力集团今后新设立的公司,要继续使用格力商标、商号的话,需要经过上市公司的批准。我觉得这个(补充)协议是非常公平的。”望靖东说道。

  此外,针对格力集团2005年的承诺——将其所持有的500万股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来源,还尚未落实,格力集团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望靖东也认为这一要求是合理的,其给出了两点理由: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里面预留的500万股,一方面是用于激励未来管理层,第二个是由董事会根据具体的政策来重新制定具体的激励方案。但现在股权激励的政策已经变化,现有政策不允许单一股东对管理层进行激励,如果要激励的话,应该是由全体股东承担股份。”望靖东说道。

  在望靖东看来,此前制定的股权激励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国家政策,客观上已经不可能完成了。

  “另外我们的管理层一直保持稳定,但股权激励是用于激励未来的管理层。现在珠海市国资委出让15%股权,引入有效战略资源,也是为了让格力电器运行更符合市场机制,促进格力电器高质量发展,所以这次终止股权激励之后,它还保留了部分股份,承诺在持有期间,支持管理层、格力核心骨干进行新的股权激励。”望靖东说道。

  据望靖东透露,如果“格力集团终止剩余股权激励”的议案无法通过,将会影响到控股权的下一步转让。同时,即使议案没通过,股权激励也没法实施,因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幸运的是,“意外”并没有发生。

  股东大会当天,《关于控股股东申请终止剩余股权激励计划的议案》获得了99.81%的同意票数,其中中小股东的支持率,也达到出席会议中小股东所持股份的99.71%。

  造芯进展

  市场之所以会对格力控股权转让如此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以“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珠海市国资委、中小股东之间,早已在多年磨合中达到了稳定的“三角平衡”,珠海市国资委的退出,无疑打破了这种稳态。

  此前,市场曾因董明珠激进的“造车”、“造芯”言论,对公司管理层产生诸多质疑。尽管如今珠海银隆已经完全由董明珠团队控制,安世半导体的收购也尘埃落定,但“忧虑之声”并没有减少。

  这也直接造成,交流公司的芯片业务进展以及对珠海银隆的态度,成为近年来格力电器股东大会绕不开的环节。

  对于与珠海银隆的“纠葛”,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望靖东回应称,并没有对珠海银隆的进一步规划。目前双方仅有一些关联交易和涉及新能源汽车空调方面的协同,包括电机电控、磨具、储能系统,与银隆进行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

  而关于芯片领域的布局,格力电器执行总裁黄辉则透露正在正常推进,目前主要涉及设计业务,相关产品已经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6月25日晚,闻泰科技(600745.SH)也来“报喜”,表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安世半导体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证监会核准批文。

  这笔整体涉及约268亿元交易对价的收购是近年来国内半导体领域最大一笔投资,完成收购后,闻泰科技将拥有安世集团79.98%的股份权益,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而参与交易的格力电器,将通过换股持有闻泰科技约3585.90万股股票,约占10.98%的股权。

  在望靖东看来,收购安世半导体是格力电器在芯片产业投资与财务投资的结合。

  “安世半导体是从恩智浦里分离出来的一个标准元器件半导体公司,有60年行业发展历史,在分立器件、逻辑器件、MOSFET器件等居于全球数一数二的地位,格力本身做芯片也有很长的历史,从芯片设计、功率器件的封装等,我们觉得之间有很多协同效应。”望靖东说道。

  其补充道,“从财务投资来讲,也有很多收益,因为我们的换股价是24块钱,而现在(闻泰科技)股价已经三十多块钱了,从安世半导体的规模、盈利能力来看,如果它全部注入闻泰,盈利能力在A股市场可以排到第一位。我们觉得从财务、产业协同都是有价值的。”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格力造芯,我们只是不希望管理层利用过多资金投资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在可控的范围内做合适的投资和研发,我们是非常支持的。”26日,上海一名私募机构研究人士受访指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