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贵州茅台股价正式站稳1000元。7月1日,贵州茅台收盘价1031.86元,市值12962.20亿元。
茅台早已成为仰望的对象。在消费市场,它变身收藏品,就算有钱也很难喝到;在二级市场,买一手茅台10万元。
2001年上市以来,贵州茅台营业收入18年增长45倍,净利润增长106倍;公司仅IPO募资20亿元,但累计分红575亿元;股价从34.51元到如今复权后5485.57元,18年159倍。
当“茅台热”最火爆的时刻,我们不禁想问,茅台的高速业绩增长会一直持续下去吗?茅台的股价会一直上涨吗?
茅台神话
“民间股神”林园早年请人研究白酒龙头五粮液(125.540, -0.46,-0.37%)(000858.SZ),意外发现贵州茅台的财务指标更优秀,于是在2003年-2005年以20多元的成本建仓。
那时,贵州茅台(600519.SH)虽然也不算是白酒行业的“小透明”,但风头完全被老大哥五粮液盖过去了。
贵州茅台上市的2001年,公司营业收入16.18亿元,净利润3.28亿元;当年,五粮液营业收入47.42亿元,净利润8.11亿元,呈“碾压”之势。
上市之后,茅台的定位逐渐得到市场认可,2003年开始业绩飙升,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0.84%,净利润增长56.12%。此后,贵州茅台一路快马加鞭,直到2013年超越五粮液,成为白酒行业老大。
上市18年以来,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从16.18亿元增长到2018年736.39亿元,复合增长率23.63%,净利润从3.28亿元增长到2018年352.04亿元,复合增长率29.66%。
虽然公司只是在IPO时募资20亿元,但18个年度累计分红575亿元。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仍高达1116.84亿元。
稀缺性、现金奶牛、不断刷新的业绩记录,让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上最耀眼的标的。
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上市,开盘价34.51元;2019年7月1日收盘,股价1031.86元,复权价5485.57元,18年涨了159倍。
贵州茅台总市值12962.2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在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次于工商银行(5.930, 0.01, 0.17%)(601398.SH)、建设银行(7.460, 0.00, 0.00%)(601939.SH)和中国平安(91.250, -0.59, -0.64%)(601318.SH)。即便再加上中概股,这个名单也只需要再加上腾讯控股(00700.HK)和阿里巴巴。
机构们认为,茅台的股价还会继续涨,中金甚至给出了1250元的最高目标价。
茅台并非一直涨
历史上,贵州茅台股价有过三次大跌。前两次分别在2008年和2012年7月-2014年2月,对应的原因分别是世界金融海啸,以及白酒行业调整+塑化剂事件。
最近的一次就在2018年下半年。2018年10月29日,贵州茅台一字跌停,这还是贵州茅台上市以来的第一次。
原来,2018年10月28日晚间,贵州茅台披露2018年三季报,当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仅为3.81%和2.71%,业绩增长不及预期——更关键的是,部分投资者认为,茅台业绩的高速增长,可能无法持续了。
毕竟,贵州茅台的核心产品茅台酒,一直受限于产能。
贵州茅台从2016年开始披露产能数据,当年,公司茅台酒制酒车间设计产能32592吨。公司一直在强调产能建设,但是,直到2018年也只有37408吨。
目前,茅台酒一直处于超负荷生产状态,2016年-2018年,茅台酒制酒车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0.62%、119.13%、132.78%。
在产能没办法大规模突破的前提下——事实上,就算产能问题能解决,从稀缺性的角度考虑,茅台酒也不会无限量投向市场,不然哪还是茅台了呢——公司业绩想要继续高速增长,就只能通过提价。
2000年前后,茅台酒出厂价185元,终端零售价220元左右。目前,茅台酒出厂价969元,官方零售指导价1499。终端实际售价,远不止于此。
茅台酒继续涨价的空间还有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与贵州茅台股价一样,茅台酒的价格并非一直涨。
1988年放开白酒定价权,引起市场寒冬,茅台酒价格下调了一半;1998年,白酒行业乱象叠加亚洲金融风暴,白酒市场集体萧条,茅台酒的价格也不可避免的下跌。
茅台变革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地时候恐惧。
一味、盲目地追捧茅台,对于贵州茅台自身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当贵州茅台结束“袁仁国时代”,李保芳接任,我们还是看到了贵州茅台的变革。
对内,贵州茅台清理经销商,对外,公司力推系列酒,并放弃有争议的“国酒”商标。
6月27日,茅台原掌舵人袁仁国被提起公诉。媒体报道称,袁“曾大肆为不法经销商提供便利”。茅台酒在终端的价格乱象,一般也被认为与部分经销商有关。
李保芳上任后,贵州茅台大规模清理经销商。2018年,公司经销商减少608家,2019年一季度减少533家。
贵州茅台系列酒主要是指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和赖茅,区别于茅台酒,在年报中单列。
2018年,系列酒销售收入80.77亿元,同比增长39.88%,增长远超茅台酒和公司整体。
系列酒从2015年开始崛起,当年销售额破10亿元,到2018年超过80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2019年,系列酒销售百亿已无悬念。
可以这么说,把茅台系列酒单独拎出来,能轻松排进中国白酒五强。
6月中旬,李保芳对外宣布,“国酒茅台”商标将于6月30日前停用,公司已聘请国际顶级咨询公司策划新的产品宣传方案。
近期,贵州茅台的官方微信公号和网站屏蔽“国酒”二字,部分专卖店也开始拆掉“国酒”招牌。
从2001年开始,茅台先后9次对“国酒”商标提起申请,均未成功。五粮液、山西汾酒(70.780,-0.72, -1.01%)(600809.SH)、水井坊(53.580, -0.70, -1.29%)、舍得酒业(28.220, 0.13, 0.46%)等公司多次提起异议,认为“国酒”商标不应被茅台独占。
茅台主动放弃争议商标,于7月1日“重新出道”。
来源:新浪财经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