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2019年的最后一天,土地拍卖市场仍然异常热闹,南京一口气拍卖了12宗地,揽金107亿元,成都3宗地块收金77.22亿元。这仅是今年长三角、中西部土地市场持续火热的缩影。
在供应推动下,2019年房企新增土储金额和面积均有所提升。2020年1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1-12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以下简称“榜单”)显示,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新增了中海、融创。而万科、碧桂园、保利拿地金额位于前三名。
TOP50房企去年拿地总额同比增幅超三成
从2019年全年来看,头部房企拿地的势头持续强劲。榜单显示,TOP10企业2019年拿地总金额为9702亿元,占TOP50企业拿地总金额的43.3%,同比略增。TOP50企业拿地总额为22391亿元,同比增长34.8%。
2019年拿地金额超千亿房企为5家,较2018年增加2家。其中万科、碧桂园、保利优势延续,连续三年位列榜单前三名。万科以16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继续蝉联首位。碧桂园则以1303亿元锁定第二名,保利以1166亿元稳居第三名。中海、融创分别以1034亿元、1000亿元位列第四、五名,拿地金额增速较快。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融创的拿地金额不超400亿元,排名19位,到了2019年排名大幅提升。与碧桂园、万科同为销售额前三名的中国恒大,则以拿地金额437亿元位列榜单第17名。
据亿翰智库监测,碧桂园全年新增土地中,超过30%位于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可见,碧桂园做出两手准备,深耕三四线的同时,不断加大一二线城市布局。
另据中指研究院观察,2019年12月,保利在土地市场表现也不俗,5天内以134亿元在广州获取多宗土地,又分别于佛山、中山、泉州、福州、武汉等城市获取多宗土地。
在拿地面积上,据中指研究院榜单显示,2019年1月-12月,碧桂园、绿地、万科拿地面积位列前三名。碧桂园以4253万平方米拔得头筹,绿地和万科分别以3577万平方米和2996万平方米分列第二、三名。
其中,绿地2019年拿地持续发力,分别在宁波、西安、昆明大规模拿地。10月绿地与兰州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发绿地在西北地区的首个“地产+”科技会展产业融合项目,因此,获取土地176.35万平方米。
通过收并购拿地降低成本
从榜单中不难看出,龙头房企拿地范围布局较广,中海、融创、碧桂园、万科、保利5家企业位居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解、中西部四个区域拿地前列。2019年,中海在北京拿了多宗地块且拿地金额较大,牢牢锁定环渤海区域首位,拿地总额288亿元;保利在广州、中山、佛山等城市拿了多宗地,在珠三角拿地的地位无可撼动。
相比之下,滨江集团(4.880, -0.04, -0.81%)、大华集团等地方性房企聚焦区域深耕发展战略,去年1月-12月拿地总额分别位列杭州、上海榜首。融创中国作为全国性品牌房企,去年1月-12月拿地总额位列武汉第一位,持续加强在该城的布局力度。
众所周知,因为融资等综合优势,2019年,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国家队”拿地表现也不俗。保利、华侨城、中国铁建(10.410, 0.27, 2.66%)等“国家队”拿地保持稳健。
此外,为了有效降低拿地成本,房企持续加大收并购力度。去年上半年,世茂收购泰禾、万通、明发等多家企业多个项目,获取杭州、广州在内的多个热点城市的优质资源;融创先后以67亿元收购新湖中宝(3.880, 0.10, 2.65%)项目、以153亿元收购云南城投(2.940, 0.05, 1.73%)51%股份,在收并购市场表现格外亮眼。此外,保利、绿地、金科、招商蛇口(20.360, 0.49, 2.47%)、中海、碧桂园等企业均在收并购市场发力,获取了优质土地资源。
2019年,房企一边拿地,一边捂紧钱袋子。对此,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2019年负债率过高的房企渐渐被动减少甚至暂停拿地动作。此外,2016年-2017年的地王项目在很多城市都面临着销售困局,也让房企拿“地王”的冲动锐减。
针对2020年的土地市场,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的预测是拿地不急,全年都是“窗口期”。而亿翰智库分析人士预测,今年上半年房企拿地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土地市场好转速度较慢。预计今年二季度后,房企会进入补仓高峰期,市场信心有所恢复。
来源:新京报网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