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 即使朱氏商业帝国还未重回高光时刻,但接棒者的风格正慢慢显露。据业内人士透露,朱氏家族二代们并不浮躁和张扬,比较内敛、低调、谦虚,并善于学习,情商很高。地产一代大佬远去,走至舞台中央的二代将背负更多责任。 ]
严冬的广州仍然暖阳如春,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千年商都”,曾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孕育出大批企业,也曾见证无数财富交接与幻灭的故事。
2020年,世纪新十年开端,发家于广州的合生创展集团(00754.HK)迎来变革时刻。1月13日,该集团公告称,从2020年1月10日起,朱孟依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朱孟依的女儿朱桔榕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合生创展,是朱孟依家族产业的一个重要板块,其余还有珠江投资、电力基建投资管理、医疗健康及金融等多重业务,外界习惯将其产业并称为合生珠江系。
如今,创始人朱孟依退居幕后,成为合生珠江系新老交接的标志性事件。此后,合生创展由老三朱桔榕接手,珠江系由老二朱伟航掌管,投管板块由老大朱一航负责。朱孟依将开启他的第二人生,将重点精力投入到金融和科技产业孵化上。
现年61岁的朱孟依,曾带领合生创展强势崛起,成为内地首家销售额破百亿的房企。高光难续,曾经的“地产界航空母舰”持续萎靡多年。当同行纷纷破千亿时,合生创展去年销售额刚过200亿。朱孟依与房地产黄金十年,失之交臂。
当财权交接时刻来临,年仅31岁的朱桔榕,又将如何驾驭这艘蛰伏已久的“巨舰”,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据熟悉该集团人士透露,该家族二代没有其他二代的浮躁和张扬,比较内敛、低调,并善于学习。但沧海桑田,当下房企已不能坐享时代红利。朱氏家族的地产故事,将继续面临挑战与抉择。
失落的“地产航母”
1988年,29岁的朱孟依在广东省丰顺县淘到第一桶金。积累到最初资本后,朱孟依转至香港寻求商机。1992年,他和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于香港成立合生创展,并于次年创办珠江投资,作为内地开发实体平台。
借招商引资红利,朱孟依迅速进军内地市场。在广州这片富饶之地,低价拿下天河区大量土地,并开发华景新城、暨南花园、华南新城等多个项目。随着广州城市发展规划落地,合生创展的资产呈指数级增长,并于1998年在香港上市。
不仅如此,朱孟依家族的商业版图大肆拓展。通过“珠江系”商贸、地产、金融三大核心板块,朱氏家族触及基建、能源、医药、保险、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
但宛如一个抛物线,快速上升期过后,合生创展开始“自由落体”。2013~2018年,该集团合约销售额分别为112.67亿元、53.12亿元、99.87亿元、80.89亿元、92.28亿元、149.75亿元,持续在百亿规模上下徘徊。
2014年,合生创展53亿的销售额,让其跌出百强房企行列。当地产行业的财富以指数级暴涨,曾经的“华南五虎”纷纷跨过千亿,朱氏集团却缩成浩瀚星海一角,并未吸纳更多时代红利。
合生创展如今局面,与其港资房企做派关系密切。实际操作中,合生创展低价收购规模优质土地,但开发进度极为缓慢,靠土地升值与销售溢价盈利。“慢周转模式并不强调规模增长速度,更注重高利润与现金流绝对安全。”该集团管理层曾公开表示。
慢周转、重利润,让合生创展毛利率常年处于高位。2019年上半年,这一数据达52.23%。但开发周期过长,让合生创展在规模上失速,存货与去化情况也不见改善。直到2019年上半年,“存货/平均预收账款”这一指标仍高达5.65,处于行业高位。
二代急速“上位”
业绩徘徊不前,合生创展高层也持续动荡。金融危机后数年,该集团谢世东、武捷思、陈长缨、薛虎等总裁级高管相继出走。曾助力集团北上扩展、顶住危机的众多职业经理人,并未在此谋得更高台阶。
高管频繁更迭背后,朱孟依之女朱桔榕的“上位”之路却极为迅速。早在2009年,仍在读大学的朱桔榕进入家族管理体系,担任总裁助理,分管公司财务、人力行政管理等工作。此后,其职业道路一路飞跃,相继于2012年、2013年担任集团常务副总裁、副主席之职。
朱孟依对爱女的寄托可见一斑。但合生创展“家族式”的管理,并未给职业经理人更大发展空间。实控人拥有绝对话语权,可助力企业果断决策,但也可能因误判坠入迷途。
2001年,合生创展拿下北京多个地块,并进军天津,拿下宝坻区2.5万亩土地,打造“京津新城”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没想到,这个巨无霸项目成为合生创展首个“滑铁卢”,开发缓慢、占用资金。
朱桔榕入局后,曾试图启动一系列调整,但仅限于公司管理体制,并未在业务上有所突破。2015年,合生创展三级管理体制被改为两级,朱桔榕力图通过更加扁平化的 “总部事业部直管项目”体制,提高集团管理效率。
不仅是朱桔榕,朱氏二代均已进入家族商业帝国。长子朱一航很早便接管珠江商贸,次子朱伟航2008年加盟珠江投资,历任融资管理中心总监、华北地区公司副总经理和常务副总经理、珠江投资总裁助理等职位,并通过广东韩建持有该公司83%股权。
即使朱氏商业帝国还未重回高光时刻,但接棒者的风格正慢慢显露。据业内人士透露,朱氏家族二代们并不浮躁和张扬,情商很高。地产一代大佬远去,走至舞台中央的二代将背负更多责任。
新格局开启
眼见同行加速前进,朱氏家族坐不住了。进入2019年,合生创展在公开市场拿地逐步活跃。当年7~10月,集团耗资约74亿元获取多幅地块,项目位置涉及广东江门、广州增城、北京丰台、苏州昆山等多城。
与此同时,合生创展加大旧改布局,拿下广州鹭江村、康乐村旧村改造等项目。还通过收并购拓展土储,以5100万元购入桂林凤凰文投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不仅如此,合生创展首次于境外投资,以1.14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地皮。
合生创展想重回赛道的意图显而易见。该集团管理层公开表示,近年来,合生创展加快开发力度,并从2017年开始逐步加大项目供货和开发节奏。而朱孟依给集团定下目标:2019年销售400亿元,2020年800亿元,每年保持30%~50%的增长率。
最新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合生创展合约销售金额约212.58亿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42.0%;合约销售面积约165.24万平方米,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12865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11.4%。
短期目标还未实现,但已是该集团业绩大步提升的时刻。据悉,未来珠江合生系将重点盘活资源,增强流动性,夯实企业根基,不片面追求规模,着重有质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4~2018年,合生创展土地储备面积分别为3269万平方米、3099万平方米、3013万平方米、2933万平方米、2922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2494万平方米。
该集团住宅投资事业部副总经理闫家瑞公开表示,公司现有土地储备,足够支撑发展到较大规模。“之前并未将土地价值释放出来,我们现在才把这些土地储备供应出来,加快一定的周转速度。”
不过,规模提速后,合生创展杠杆率也有所放大。截至2019年上半年,集团有息负债约897.03亿港元,较年初增加62.85%。如今,年轻的朱桔榕全盘接手之后,能否按集团规划,加速开发周期,并保证现金流安全运转,仍待观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