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3月30日,建行在线上召开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建行行长刘桂平,副行长章更生、纪志宏,首席财务官许一鸣,首席风险官靳彦民,董事会秘书胡昌苗等出席。
数据显示,2019年末,建行实现净利润2692.22亿元,较上年增长5.32%,同比提升0.39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增长5.02%,净利息收益率为2.2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1.58%。平均资产回报率1.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18%,资本充足率17.52%。
发布会上,建行行长刘桂平直言,建行实施的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已见成效,在逐步进入释放产能的阶段。
刘桂平三个字点评建行2019年业绩数据
发布会上,刘桂平指出,建设银行2019年的业绩数据体现了三个字,分别是“好、稳、久”。
刘桂平将“好”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建行资产负债增长态势好,集团资产总额25.44万亿,增长9.53%。负债总额23.2万元,增长9.28%。
二是核心指标好,建行实现净利润2692.22亿元,较上年增长5.32%。平均资产回报率1.1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18%,资本充足率17.52%,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三是业务发展趋势好。刘桂平从三个维度介绍道,首先是在建行的一般性存款中,活期存款占了56.82%,较去年提升1.3%。其次,是建行零售业务大行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具体来看,建行的个贷在总贷款余额里面占到43.12%,上升了0.75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实现税前利润1486.4亿,占全行税前利润的45.51%,提升了0.17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占比58.6%,比上一年提升了3.5个百分点。最后,是建行实施的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已见成效,在逐步进入释放产能的阶段。
谈及“稳”字,刘桂平表示,建行的“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建行2019年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质量保持了稳定,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第二是建行的客户基础稳中向好。刘桂平以建行推行的“三大战略”中的普惠金融战略为例,截至2019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的客户数是132.51万户,当年新增30.72万户。这意味着建行的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了。
第三是三大能力建设稳步提升,即服务国家战略、防控金融风险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都在稳步提升。
刘桂平表示,在“好”和“稳”的基础上,体现的第三个字就是“久”。刘桂平表示,“久”就是可持续,建行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上,建行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上市银行,要打造百年老店、千年老店、万店老店,所以建行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稳健,第二件事是稳健,第三件事还是稳健。可持续发展还体现在经营行为上,建行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始终保持冷静理性的看法,遵循商业银行基本运行的规律。最后,就是建行各项主体业务指标均衡协调。
疫情是对建行数字化经营的全方位压力测试
发布会上,谈及新冠疫情对建设银行的影响,刘桂平表示,从业务经营和管理总体上来讲建行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刘桂平认为,疫情是对建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和数字化经营能力的一次全方位压力测试。近年来建设银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行金融科技战略,积极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面对此次疫情,建行在金融科技系统和手段的支撑下,员工居家可远程受理业务,进行授信审批,保证了日常运营。建行还在线上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答疑解惑。建行还通过智慧政务平台,为政府机构和社会赋能助力,进行智能社区管理、物资派送和居家购物服务等。
具体到此次疫情对建行零售业务影响,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目前受到的影响还不是很明显。从资产端来看,个人住房贷款还是前期积累的一些需求的释放,总体来讲保持了一个平稳的增长。从中间业务来看,线下的中间业务的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加强线上业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弥补。
纪志宏表示,3月份已经看到住房贷款的一些申请量和一些客流量出现明显的恢复,下一步消费恢复的潜力也非常大,同时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也非常明显,对此,建行可能会加大一些和资本市场业务相关的一些中介业务的发展。
据刘桂平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建行已累计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过900亿。发起设立50亿元抗击疫情稳定发展基金,为湖北等疫区捐款捐物累计接近3亿。
正筹划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针对日前市场上关于建行正在申请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传闻,纪志宏在发布会上回应称,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并不是近期才开始的,建行已经筹划了一段时间。
此前,有报道称,建行早在去年就在准备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相关事宜,并由该行公积金相关业务部门牵头,计划初始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注册地很可能在深圳。
谈及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纪志宏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会转向以内需为主导,消费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国大型银行的消费信贷占比普遍偏低,建行会继续在消费金融业务领域加强探索,扩大消费金融覆盖的范围,更好地衔接民生消费、消费升级的需求,推进消费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