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10月9日,易居企业集团旗下调查机构披露了一组数据,在12578组家庭的调查反馈中,其中约91%受访家庭表示收入出现减少,81%受访家庭收入减少幅度在50%以内,受收入变化影响,56.67%受访家庭购房计划有变,仍愿意继续买房的仅为31.16%。
此次的问卷调查采取网络抽样的方式进行,在易居企业集团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中提到,在这12578组家庭问卷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为55:45,主要年龄分布涵盖25-55岁,其中25-35岁人群最高,占比约65.1%,较为符合目前主流购房者年龄段,学历以大学为主。受访家庭年收入分布最多的前三项为“30-60万”、“30万及以下”、“60-100万”,占比分别为33%、29.78%、23.3%,与此同时,还有3.1%家庭年收入在150万以上。
在城市分布上,二线城市占比最高为45.29%,其次为三线城市约24.76%,北上广深排第三,占比21.65%。
从受访家庭目前所居住的房屋情况来看,“高层电梯房”、“多层无电梯房”、“商住公寓”占比最高,分别为35.51%、28.08%、14.33%,“洋房”和“别墅”占比为8.1%,另有3.77%尚在租房。
受到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约有91%的受访家庭表示收入出现减少,80.88%受访家庭收入减少幅度在50%以内,其中收入减少10%-30%占比最高。
由于家庭收入受到影响,有56.67%受访家庭表示购房计划有变,其中43.98%受访家庭表示“原来打算购房,现在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同时,受疫情影响,2.46%受访家庭原本不打算购房,现在开始考虑购房。
此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有24.87%受访家庭表示继续不考虑买房,还有43.98%家庭从打算买房转为观望。仍愿意继续保持买房,或者改变购房目标城市后仍有购房计划的仅占31.16%,远低于之前几次问卷调查中愿意买房人群的占比。
另外,在调查问卷中的“目前你在买房方面犹豫的原因”一项中,半数以上受访家庭选择了“房价太高买不起”、“贷款压力太大”。“已经有房了”以及“不准备买房”的占比分别为35.62%及19.36%。对于受访家庭来说,房价太高是其不买房的主要原因。
对于今年四季度是否为买房好时机这一问题,58.82%受访家庭表示目前是买房好时机,这一数据从3-4月份的74.3%降至7-8月份的65.91%,如今又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滑,总体来看,受访家庭的买房信心比年初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
面对未来房价的走势,有50.35%受访家庭仍坚持未来会涨,这一数据比例也从7月同类调查时的60.17%掉至现在的50.35%,同时,认为未来房价会涨的受访家庭中,31.27%认为未来房价会比较平稳的微涨,而以往“微涨”选项的占比一直低于“会涨”选项。
来源:澎湃新闻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