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房地产监管短板正加速补齐:更多房企以价换量加快销售回款

时间 :2020-10-19     点击:339 次

       如果用“温和”来形容今年“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楼市表现,那么近期房地产市场监管动态可谓“严厉”。从中央到地方,从融资、租赁到土地遏制投机,多项新规出台,推动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与此同时,伴随市场升温,多个城市针对投机炒房、炒地乱象祭出“大招”,平抑市场情绪。从整体趋势看,监管引导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监管短板加快补齐,有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融资管理更趋市场化规则化

  当前,部分企业负债率高且增速较快,个别大型房企杠杆率甚至高达90%。这种高杠杆、高负债运作模式背后潜在的金融风险,已经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近期出台的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有望结束“负债狂奔”的行业乱象。从微观层面来说,有利于房企形成稳定的金融政策预期,合理安排自身经营活动和融资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从宏观层面来说,有利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据同策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资继7月、8月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后,9月降幅继续扩大。

  在后期融资更加规范的预期下,去年以来,部分房企已经着手优化自身经营策略和财务结构。“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期间,不少房企通过打折、小户型降低总价等手段以价换量。据统计,今年9月至12月,房企到期债务规模约3603亿元。专家认为,结合全年业绩压力以及融资压力,不排除有更多房企选择以价换量的方式加快销售回款。

  “剑指”租赁市场乱象

  从兴起后快速扩张、资本争相入局,到被爆出“甲醛房”“租金贷”,再到“跑路”事件频发,长租公寓经营模式难以可持续及其潜在的金融风险逐步暴露。近日,蛋壳公寓身陷“跑路”谣言,再度引起公众对于租赁市场的关注。

  据统计,2019年有53家长租公寓倒闭,因资金链断裂“跑路”的就有45家。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低买高卖才有盈利空间。但多家“爆雷”公寓普遍存在“高收低租”的经营模式,即支付房东的租金高于收取租客的租金,企业非常容易出现收支失衡、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最终只能由房东和租客买单。

  长租公寓“跑路”只是租赁市场乱象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租赁关乎民生大计,但由于信息不透明、监管缺位等因素,市场乱象不止,租房贵、维权难屡见不鲜。

  9月7日,住建部发布《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于此前备受关注的“租金贷”“甲醛房”作出明确规定,对于长租公寓“高收低租”“长收短付”等经营模式也有相应规范,租赁市场迎来针对性监管。

  “此次条例的发布,恰处于长租公寓市场波动较大的阶段,正当其时。这是住房租赁领域首部条例性文件,相关政策更加细化明确,对于后续规范和引导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评价说。

  各地加快补齐监管短板

  随着对于房地产市场“稳”的要求越来越清晰,监管方面对于投机炒房、炒地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例如,针对投机炒房,此前无锡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等五类监管措施。其中针对以“假离婚”手段获取购房资格,通知明确,“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夫妻离异后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拥有住房套数计算”。

  土地市场火爆也引起了各地监管部门对于炒地行为的警惕。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50城年内土地成交收入超过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7%,刷新历史纪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监管部门对于炒地行为的警惕。9月6日,沈阳市房产局发文,严格住房用地出让溢价率管控,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等方式出让住房用地。9月16日,福建住建厅发文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不得挪用于买地或偿债。

  在坚持“房住不炒”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下,各地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十分严格。例如,无锡市明确,金融监管部门要严格审查购房资金来源,监控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去向,严防居民挪用消费贷款和其他贷款用于购房。成都于9月12日发布“房产新政15条”,针对落实金融审慎管理,要求继续执行好差别化信贷政策,严格审查购房首付资金来源,严防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违规挪用于购房。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台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