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去年12月以来,转债市场明显降温,新债上市破发数量增加,存量转债中跌破面值的个券数量大增,转债指数甚至背离股市走弱。分析人士认为,信用违约风险冲击、转债新规落地、股市走弱及流动性收缩成为本轮转债行情降温的主要原因,《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实施后,转债交易规则更加完备,有利于从制度层面防止转债过度炒作和大涨大跌。
低价券数量骤增
沪深市场4日共有超300只转债下跌,中证转债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走低,盘中创出近7个月新低。2月2日A股走强,中证转债指数也在下跌。
近期,转债市场走势较弱。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新债上市从“大涨熔断”沦为“破发频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转债中,近4成收盘价低于面值。新债上市首日的转股溢价率月度均值也明显走低,由去年11月的23%降至今年1月的16%。
老转债跌破面值的情况更严重。近一个月来,低价券“爆发式”增加。截至2月4日,共有150只转债价格低于100元,而1月4日还只有40只,去年12月1日仅10只。兴业证券(8.130, -0.06, -0.73%)黄伟平团队指出,截至1月底,超低价品种价格水平已接近2018年历史最低位置。
转债市场极端行情也多次上演。上周(1月25日至29日),中证转债指数走出“五连跌”行情;1月27日更有多只转债遭砸盘,临时停牌现象密集发生;1月29日,新上市的锋龙转债(88.800, -3.29, -3.58%)收盘价仅为91.49元,创出2018年9月以来转债上市首日最低收盘价。
遭遇多重冲击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信用风险冲击、转债新规落地、股市走弱及流动性收缩是近1个多月转债市场迅速降温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15日,因发行人大股东发生债券违约,鸿达转债(80.530, -0.47, -0.58%)跌逾20%,当天出现“破发”,多只中低评级转债随之大跌;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中低评级转债上市首日频现“破发”。
转债市场监管规则的完善也给此前多次“作妖”的炒作资金“当头一棒”。去年12月底,《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发布,直指转债过度炒作。市场人士称,《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决定不赎回后,“在证券交易场所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次行使赎回权”,这导致在强赎触发后,倾向于行权的发行人可能增加,投资者有抢先避险的动机。此外,《管理办法》提出“建立跨正股与可转债的监测机制”,抑制了过度投机行为。
同时,股票市场走弱让转债失去上涨基础,近期流动性收缩更是“雪上加霜”。A股走弱后,转债市场曾上演“五连跌”“熔断潮”等极端行情。转债市场上行动能已是强弩之末。
市场料趋理性
虽然转债市场有所降温,但高低价品种估值调整并不一致。天风证券(5.010, -0.02, -0.40%)孙彬彬团队认为,近期小盘转债的下杀或加速转债市场资金向热点标的进一步集中。
黄伟平团队认为,从结构上看,转债价格“分化”格局可能继续演绎,低价券的整体性机会仍需等待,高价标的价格波动加大。
光大证券(14.990, -0.59, -3.79%)张旭团队认为,《管理办法》的实施让转债交易规则更加完备,有助于从制度层面防止过度炒作,避免转债市场成为短线资金博弈的市场。长期来看,《管理办法》将促使转债市场回归理性,有序发展,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