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8月5日,北京市民在中国石化北京石油东大桥加油站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商品结算。(图)
英国路透社日前报道称,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创五年半来最高纪录。美国花旗银行预测称,2030年人民币有望反超日元、英镑(1.3772, 0.0012, 0.09%)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结算货币。
日本《产经新闻》近期发文表示,中国有可能凭借“一带一路”倡议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正在测试中的“数字人民币”近期也有望正式亮相。
俄罗斯《生意人报》称,各国正在寻找美元和欧元(1.1801, 0.0009, 0.08%)的替代品。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各国央行代表中,30%的人表示将在未来两年增持人民币。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掀开了人民币国际化序幕。十几年来,从跨境贸易到金融交易再到官方储备,人民币市场化程度和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在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金融创新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0.02攀升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5.02,10年间增长了逾250倍。尽管与同期美元国际化指数51.27、欧元国际化指数26.17相比尚存差距,但已经超过日元国际化指数4.91和英镑国际化指数4.15,连续3个季度在主要国际货币排名中位列第三。
不难看出,在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整体不断提升,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国际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体经济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石,中国经济长期保持“无危机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后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整体陷入衰退、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中国能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唯一正增长,赋予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更大的国际信心与认可度。
第二,中国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大方向,人民币逐步在全球范围内承担更大程度的货币职能。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方面,结算规模和占比稳中有进。在人民币金融交易方面,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稳步增长,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建设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持续加速,衍生品市场发展取得突破,人民币金融资产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在全球外汇储备方面,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人民币全球外汇储备规模从2016年的907.8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2694.9亿美元,实现了连续10个季度增长。目前,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第三,人民币国际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规模不断扩大,便利人民币海外使用。全国自贸区拓展了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逐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CIPS)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便利。
当前,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人民币却能在其中保持强大的稳定,原因有三:一是中国经济的韧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愈发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社会体系韧性十足,不仅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且适应疫情常态化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实体经济与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实际利用外资再创新高,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二是人民币价值的稳定。疫情冲击下,国际金融市场经历巨幅动荡,市场恐慌情绪急剧攀升,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开启超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超常规的逆周期操作。而中国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利率汇率相对坚挺。三是不断深化的国际合作。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覆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以及主要离岸人民币市场所在地。双边货币互换不仅有助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保障人民币流动性供给,而且可以提升人民币抵御风险的能力,释放“信号效应”,提升境外对人民币的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中长期战略,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市场演进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未来,要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三步走”,协调推动人民币在贸易计价、金融交易和官方储备方面的国际使用;以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为突破口,构建移动支付国际清算网络;提高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与预警能力,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来源:人民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