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创业板12周年:注册制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千余企业迸发创新活力

时间 :2021-11-01     点击:293 次

     2021年10月30日,创业板迎来开板12周年。

  从12年前首批28家公司集体挂牌,到如今公司数量达1050家、总市值达13.09万亿元。创业板始终保持初心,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有力推动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

  当前,注册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推进期。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不久前在2021金融街(5.9500.111.88%)论坛年会上表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助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则是资本市场改革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自2020年8月24日首批18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顺利上市以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逾14个月。深交所贯彻“开明、透明、廉明、严明”的工作思路,聚焦操作“无感”、效果“有感”的实施目标,推动改革成功落地。一年多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主要制度规则和技术系统运行顺畅,市场主体改革“获得感”较强,改革成效显著,为全市场进一步深化注册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业板注册制相关配套制度体系一方面体现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实性,由投资者自主进行价值判断,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了创业板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坚持创业板与其他板块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国金证券(10.7900.070.65%)总裁助理、国金证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总经理任鹏表示。

  截至目前,深交所已受理752家首发、392家再融资、24家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申请。当中,222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1702.66亿元;279家次再融资已注册生效,拟募集资金2851.60亿元,其中,203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1927.25亿元。截至2021年8月31日,共有186家注册制下新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上述新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长30.98%,营收规模超板块平均水平;平均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9.84%。新公司中129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9.35%,其中22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12年来,承载着服务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使命的创业板,持续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

  截至10月29日,创业板已有16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元,63家公司市值超过300亿元,在创新驱动引领下涌现了宁德时代(667.00027.784.35%)、迈瑞医疗(373.200-2.89-0.77%)、智飞生物(140.970-9.23-6.15%)、东方财富(32.720-0.18-0.55%)、汇川技术(64.500-0.73-1.12%)等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龙头企业。创业板公司宁德时代作为新经济代表企业,2021年首次跻身A股市值前五。

  值得关注的是,创业板新经济集聚效应显著,新技术、新产业(41.420-0.05-0.12%)含量高,充分体现了服务“三创”“四新”的板块定位。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近六成。创业板以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结构与A股整体存在明显区别,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四个产业已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数量分别达216家、80家、96家、103家,占创业板公司总家数的21%、8%、9%、10%,比重合计近50%。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创业板开板12年来,很好地适应了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需要,助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尤其是注册制改革之后,创业板更加包容、更加开放。“未来,创业板在IPO门槛标准上可以更包容,在新股定价上应该更加市场化,这也应该是创业板未来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包容性,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



来源:市场咨询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