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关键股东“惜售” 科创板限售股解禁影响有限

时间 :2022-07-18     点击:300 次

      随着科创板开市三周年渐行渐近,7月,科创板将迎来又一轮解禁高峰。7月15日晚,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实控人、部分股东自愿延期解禁或者承诺不减持的公告。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上述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股东延长锁定期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到808亿元(以7月15日收盘数据计算),占7月22日当天首批25家公司理论解禁市值的比例超四成。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本次科创板限售股解禁整体影响有限;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个股流通性提高,科创板整体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机构投资者等长线资金进入创造良好的条件。而长线资金的“加持”,会进一步缓解解禁压力。

  9公司关键股东齐发声

  科创板新一轮集中解禁再度来临。从解禁类型来看,本次解禁压力主要来自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限售股。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为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增强广大投资者的信心,7月15日晚,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关键股东齐发声,自愿延期解禁或者承诺不减持。

  具体来看,中国通号(4.4800.081.82%)、容百科技(147.9307.034.99%)、心脉医疗(178.0900.200.11%)、虹软科技(30.1603.3112.33%)4家公司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自愿不解禁并延长锁定期6个月;新光光电(23.1200.421.85%)控股股东自愿不解禁并延长锁定期12个月;华兴源创(28.6200.200.70%)、天宜上佳(22.040-0.23-1.03%)、嘉元科技(82.0900.430.53%)、交控科技(21.9800.321.48%)4家公司股东(包括控股股东、实控人、第三大股东)承诺在股份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数据显示,上述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股东延长锁定期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到808亿元(以7月15日收盘数据计算),占7月22日当天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理论解禁市值的比例超四成。

  某资深市场人士表示,9家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大股东明确表达“惜售”之意,印证了科创板“关键少数”对于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自开市以来,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已取得长足发展。

  数据显示,科创板首批上市的25家公司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28.06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润106.13亿元,同比增长12%。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没有关键股东“护航”,科创板本次解禁实际上亦影响有限。国盛证券分析师张峻晓表示,客观上看,本轮解禁规模高且以大股东解禁为主,更易引发市场担心,但结合减持回报的性价比及大股东减持限制看,实际减持冲击仍相对可控,无需过于悲观。

  根据减持新规,持有首发前股份的股东、大股东以及董监高等主体的减持比例、减持时间都受到严格约束。例如,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大股东、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还应当提前15个交易日进行预披露。

  “相比于创投机构等股东,控股股东/实控人盈利兑现意愿并不迫切,且考虑到在半年报披露前30日以及业绩快报与业绩预告披露前10日不得减持,及大股东与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天披露减持计划的规定,若要在此之前进行减持,窗口期将集中在7月最后一个交易周。但集中减持易造成较大冲击成本,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减持意愿,且减持规模及时间间隔也有诸多限制。因此,今年集中解禁后短期内控股股东/实控人实际减持对股价造成的压力或相对有限。”兴业证券(6.6100.162.48%)策略团队在研报中指出。

  另据中国证券报记者初步测算,科创板此次解禁股东三个月内集中竞价方式最大可减持股份市值仅占科创板总流通市值不足2%,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高成长逻辑凸显

  从长期角度来看,上市公司长期走势取决于自身基本面,科创板也不例外,其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将持续处于成长期,其投资价值以良好的成长性为支撑,限售股解禁及股份减持并不会改变其基本面。

  开市三年来,科创板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从2019年至2021年的增长情况看,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增幅领先于A股其他板块。另外,截至7月16日,已有15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或快报公告,其中12家公司业绩预增。归母净利润增幅最高的公司为大全能源(68.000-0.07-0.10%),预计同比增长335.03%至344.28%。

  可以预见的是,科创板未来高成长的逻辑将持续凸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会愈发深入。高盛高华证券副总经理陆天在上交所科创板三周年线上国际路演活动中直言,科创板上市企业稳健的业绩表现、投资便利性、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上市和交易机制等因素,持续吸引着国际投资者。

  从中长期看,随着限售股大量解禁,流通股数量的增加还有望进一步提升科创板交易活跃度,增强机构投资者增配意愿。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分析称,未来更多筹码正常流通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的市场交易条件。



来源:中证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