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今年以来,A股公司分拆上市持续活跃。
12月8日,宁波港(3.690, -0.08, -2.12%)子公司宁波远洋(13.020, 1.18, 9.97%)成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至此,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10家上市公司成功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此外,超过30家公司在今年披露了分拆预案或透露相关意向。
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分拆上市可以使相关业务板块获得独立发展机会,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随着A股市场中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增多、市场交易和监管环境逐步成熟,未来分拆上市的案例将持续增加,但企业不宜盲目跟风,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推进相关事项。
分拆上市热度较高
近一月内,已有旗滨集团(10.500, 0.20, 1.94%)、大族激光(27.280, 0.23, 0.85%)、潍柴动力(10.800, -0.04, -0.37%)等多家公司发布了关于分拆子公司上市的预案,中天科技(16.050, -0.16, -0.99%)(维权)等公司发布了关于筹划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其中,大族激光、潍柴动力已不是首次提出分拆计划。
作为激光装备龙头,大族激光在11月19日披露了分拆子公司上海大族富创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富创得”)至创业板上市的预案。大族激光称,本次分拆上市后,上海富创得将强化核心技术的投入与开发,加快产能爬坡速度,保持在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自动化传输设备制造领域的创新活力。
而在此前,大族激光分拆的子公司大族数控(43.300, -0.07, -0.16%)已于今年2月28日登陆创业板,另一子公司深圳市大族封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板上市申请也于今年9月份获深交所受理。
对于A股公司分拆上市活跃的原因,看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秦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得益于分拆上市制度的不断完善。
2019年12月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为分拆上市立规明矩;2022年初,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整合之前的境内外分拆上市规则,统一境内外监管要求,明确和完善分拆条件等。
秦源认为,“单一企业的资源、能力有限,分拆上市可以更好地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现金流,因此逐步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绩效及总体市值的理想选择之一。”
承珞资本合伙人俆泯穗则认为,企业经营发展多元化是分拆上市活跃的主因,“许多上市公司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会出现经营多元化、股权结构复杂化等情况,分拆上市可以引入不同性质的投资者,母公司、子公司均能集中更多资源加快业务发展。因此,分拆上市符合这类上市公司的发展需求。”
记者梳理发现,现阶段A股公司大多将科创板和创业板作为分拆上市的目的地。在今年成功分拆上市的10家子公司中,有8家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另外,北交所也成为不少A股公司分拆上市地选择的“新宠”,安琪酵母(46.350, -1.03, -2.17%)、长虹美菱(4.660, 0.04, 0.87%)、南钢股份(3.370, 0.00, 0.00%)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将北交所作为拟分拆上市目的地。
企业不宜盲目跟风
虽然当前上市公司对于分拆上市热情较高,但分拆子公司上市并非易事,不是所有企业都符合相关条件。
根据《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分拆子公司上市: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者上市公司权益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严重损害;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36个月内受到过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等。
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公布分拆上市计划后又暂停或终止分拆上市,包括石基信息(14.810, -0.24, -1.59%)终止分拆思讯软件、天士力(11.820, 0.12, 1.03%)终止分拆天士力生物等。
上市公司终止分拆上市的原因主要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战略调整等。例如,9月份浙数文化(8.580, -0.13, -1.49%)发布关于终止分拆浙报融媒体科技至科创板上市的公告表示,考虑到公司经营情况及未来业务战略定位,统筹安排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拟终止浙报融媒体科技分拆上市事宜。
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更适合分拆上市?
俆泯穗认为,业务板块比较多、子公司有一定体量且经营相对独立、需通过更好的激励方式推动子公司成长的公司更适合分拆上市。对于分拆上市,上市公司不宜盲目跟风,应进一步提升企业实力,将基础打扎实,再考虑通过分拆来提升业绩。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业务分散的大型国有上市公司可以考虑分拆上市,一方面能够加快集团内部一些优秀企业上市,从外部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专注主业,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另有专家提示,企业分拆上市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例如分拆上市过程中可能存在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
对此,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建议:“分拆子公司上市时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分拆后子公司独立经营地位,以及与母公司关联交易的妥善处理等问题。投资者在选择分拆上市的公司时,需要关注公司运营的独立性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以防范原公司空心化、子公司经营不可持续等情况出现。”
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