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本周以来,在指数转入高位盘整的背景下,A股市场资金围绕年报线索展开布局,“年报预增”一跃成为市场最强主线,不少业绩预增公司短期股价收获显著超额收益。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盘前,开年以来共136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业绩预增公司达到104家。从公告披露次日的股价表现看,这104家预增公司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股价收获上涨。
其中还诞生了不少短线牛股。比如,电子城(6.180, 0.38, 6.55%)在上周五披露业绩预增公告后,本周股价已连续揽入4个“一字涨停”,短期涨幅接近50%。东尼电子(77.290, -3.50, -4.33%)业绩公布前后股价收获3连板。中科江南(113.840, -1.22, -1.06%)、康达新材(15.850, 0.35, 2.26%)、兴瑞科技(28.210, -0.19, -0.67%)、爱玛科技(58.500, -0.43, -0.73%)等均在业绩预告发布后立马涨停。
根据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触发披露情形的(如净利润为负值;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实现盈利,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等),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预告。
因此,当前还处于年报业绩预告的发布初期。在1月底之前,还将有大量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由此带来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值得投资者关注。
“超预期”始终是财报季核心线索,是带来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而本轮年报尤为特殊,由于疫情影响,2022年年报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更显珍贵。
中金公司(39.260, -0.29, -0.73%)判断,在去年第四季度上游行业盈利走弱,多数中下游行业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2022年年报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可能不多。上游周期行业中,业绩有望超预期的子领域可关注石油天然气板块;中游领域方面,储能、光伏设备、风电零部件等板块有望超预期;下游消费行业中,药房、中药、电动两轮车等领域业绩有望超预期。
虽然今年以来已披露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预喜率(包括预增与扭亏)高达约八成,但市场一直有“靓女先嫁”的传统,即业绩改善的公司倾向于尽早披露财报,而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晚披露。因此,市场整体盈利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在博弈年报业绩“超预期”的同时,还须警惕业绩低于预期和股价波动的“风险点”。
中金公司根据测算,预计A股市场2022年第四季度非金融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可能下滑到0至5%的区间,四季度盈利受减值因素影响较大。中金公司表示,去年11月以来,A股盈利增速预期已累计下修超过2个百分点,当前市场盈利预测可能仍有下调空间。
另外,部分个股短线资金炒作引发的股价波动风险也不容忽视。
回望去年年初的年报行情,某主营体外诊断试剂的上市公司也在开年不久披露业绩预告,业绩同比预增幅度接近20倍,主要是受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订单增长提振。短线资金随即借题发挥,该公司股价多次20%幅度涨停,短短几个交易日便推动股价完成翻倍。但炒作旋即退潮,该公司股价不到一个月便回吐全部涨幅,令追高入场的股民损失惨重。因此,研究公司业绩增长背后的原因,并判断股价表现与基本面是否匹配,也是投资者在年报季需要考量的重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