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2月以来,国泰君安(14.460, 0.07, 0.49%)、中信建投(26.970, 0.19, 0.71%)、国金证券(9.530, 0.05, 0.53%)等10余家券商机构相继发布2023年春季策略。综合来看,机构对A股持乐观预期,未来两三个月A股市场或迎来重要切换。风格上,“核心资产,成长接力”可能成为上半年配置主线,对于科技主线的强化布局也成为多家券商的关注点。
市场风险偏好有望进一步抬升
在经历了震荡蓄势之后,多家券商机构认为,随着经济周期性复苏和增量资金流入,市场有望逐步回升。
“中国经济与政策预期升温,总量可以更加乐观一些。”国泰君安认为,短期而言,经济修复在春季会从消费向制造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等开工链方向扩散。全年来看,消费与地产依然有较大修复空间。考虑到疫情、政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正在逐渐消失,风险评价下行和风险偏好上升将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主要动力。从全年维度看,市场将呈现N型走势,未来两三个月,整个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望急剧抬升。
“2023年,经济可以更乐观些。”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近日召开的春季策略会上表示,这一轮稳增长是在“动能切换”过程中的稳增长以及“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稳增长。当前,受益于场景修复的经济活动改善最快、弹性明显,消费修复的空间可能存在低估。同时,各行业开复工情况良好,稳增长力度加大、时点前移,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也已启动,中微观亦有体现。
东吴证券(7.130, 0.05, 0.71%)首席经济学家陈李也对2023年资本市场持较乐观态度。他指出,2023年经济增速会明显高于2022年,企业盈利增速也会显著超越2022年。此外,全球资本正在回流,加配中国资产,会进一步推高中国资产表现。
中信建投认为,市场自年初以来在修复预期和政策期待下表现强势,随着前期市场预期兑现和外部利空因素聚焦,市场短期或将步入整理期。不过,当前市场并无系统性风险,性价比仍然相对占优。当前市场点位也并不高,处于刚刚从底部启动的状态,向下空间有限。流动性层面,不同的增量资金有着不同的入场节奏,后续居民部门超额储蓄有望接力,增量资金后备充足。“在2023年年度策略展望中,我们指出市场中期向好,由于预期经常领先基本面,过程难免震荡反复,A股整体逐浪上行。对于市场来说,景气变化的方向更为重要,我们预计中国经济在上半年有望完成触底回升。”
中信建投进一步表示,在关注政策落地情况的同时,预计今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中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软件等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性能;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将继续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三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利用数字化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
科技板块或迎新一轮投资机遇
“从现在开始到未来两三个月,整个A股市场将迎来很重要的切换时间。”国泰君安认为。围绕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业布局方向,该机构表示,市场将从消费价值的回调过程中逐步切换到科技板块。科技板块的行情往往伴随着风险偏好的提升,投资重点将先在科技应用。具体行业层面有三个重点值得关注:一是计算机,包括人工智能、信创等;二是互联网平台;三是新能源,重点是在新领域,如钠电、其他的新应用等。具体到科技股的行情节奏上,国泰君安进一步表示,将是“先科技应用,后科技制造”,先聚焦计算机、互联网、新能源新技术等科技应用股票的主题投资机遇,后关注强国目标下的科技制造赛道,尤其是“物理学与化学”,即装备与新材料的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也建议紧握中期科技主线。“信息化之后将是智能化创新周期,中国高质量发展未来的重点在于人工智能的浪潮,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蓄势待发。”陈果认为,就综合盈利(同时考虑绝对增速+环比增速,其中对环比增速变化大小给予更高权重)、估值、机构配置、中期产业周期位置及供需缺口影响五大因素来看,当前配置角度行业打分靠前的板块主要包括医药、芯片设计、消费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装修建材、工业金属、新能源运营、风电光伏等。
在春季策略展望中,国联证券(11.590, 0.02, 0.17%)研究所联席负责人杨灵修表示对2023年的市场充满期待和信心,认为“核心资产,成长接力”将是上半年配置主线。其中,核心资产包括医药、部分的消费,优质的金融、互联网,成长领域包括能源以及细分的制造业投资机会等。成长制造领域,在经历过去两年产能扩张的高歌猛进后,新能源等行业链某些环节或进入周期调整,相对看好在未来两年供需格局相对确定和能够跨越周期的优秀上市公司。
此外,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认为,A股2023年有望走出持续性较长的“躁动反攻”行情,成长风格或将是市场主线,将不仅受益于流动性及风险偏好的高敏感度,带来估值弹性扩张,而且制造业率先且强劲复苏的逻辑也将对成长风格基本面形成明显支撑。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艾熊峰认为,就目前情形看,在风格“大切小”的特征下,建议投资者关注计算机、通信、光伏、储能,以及券商、黄金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来源:市场资讯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