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能套利?

时间 :2023-05-12     点击:170 次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引发市场对套利空间的讨论。“套利”即企业或个人在理论上可用较低利率的贷款购买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获取“利差”。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套利空间由两大因素共振产生:一是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二是银行理财市场回暖,理财收益率持续上升。从趋势看,随着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的回暖,套利空间未来会压缩乃至消失。从投资者角度看,通过套利获取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且存在违规等其他风险。

  贷款利率下行

  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

  5月10日,记者在多家银行App看到,部分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低于4%,个别低于3.5%,处于较低水平。如,某国有大行企业经营贷项下的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65%,抵押贷最低利率为3.45%;某股份制银行的信用贷、抵押贷的最低利率均为3.65%;另一国有大行的线上消费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85%。

  从行业层面看,去年以来,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历史低位徘徊。4月23日,央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对外表示,2022年,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个基点,仅4.17%,这在历史上是比较低的水平。央行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BP,降至3.96%。

  加权平均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应不同区域和企业的利率差异情况,实际上,部分地区优质企业的贷款成本可能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央行营业管理部今年2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北京地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09%。

  与银行理财收益率对比来看,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已经明显低于固收类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招商证券(14.700-0.01-0.07%)廖志明团队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债市走出单边牛市行情,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市值法估值,净值走势与债市紧密相关,2023年前4个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4.5%。

  整体而言,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最优惠利率是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贷款利率下行所致。其中,减费让利、实体经济贷款需求还处于恢复期等导致贷款利率下行是主因。川财证券宏观高级研究员崔裕对记者表示,企业层面,一季度工业开工率处于恢复期,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总量处于恢复过程中;个人层面,当前居民贷款需求仍处在低位复苏阶段。

  从趋势看,业内人士认为,套利空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随着贷款需求回升,贷款利率可能会有所上升,而银行理财收益率会有所下行。因此,未来,套利空间可能会持续缩窄,直至消失。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记者表示,从短期看,贷款利率走势取决于资金供需关系,目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还在恢复中,监管部门也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套利空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看,国家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很大,预计工业开工率将持续走高,这将拉升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五一”消费数据说明消费有所复苏,居民贷款处于回暖阶段,预计消费贷的驱动力(3.1200.041.30%)将逐渐从供给端转至需求端。综合来看,信贷需求复苏在即,利率“倒挂”不会持续太久。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也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收益率,这会压缩套利空间。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今年前4个月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很难持续,未来几年理财可预期投资回报或难超3.5%。

  套利操作有风险

  银行要加强资金管控

  面对套利空间,投资者能不能套利?有哪些风险?

  理论上,假设某企业主使用3.45%的最优利率贷款100万元,并将其投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4.5%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年后则可获得1.05万元的“利差”。

  现实中可以这么操作吗?对此,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类似套利存在于理论设想,在实际业务层面操作会有多重风险。

  首先,上述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如果被查出存在相关行为,轻则勒令马上还贷,重则对个人征信有不利影响。

  其次,套利空间并不稳定。银行理财净值化后,收益率波动较大,银行理财持有期收益率并不一定能完全覆盖贷款成本。

  最后,贷款周期可能难以匹配理财产品持有期,会出现贷款到期但理财产品难以赎回的情形,得不偿失。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也要强化资金管控,避免部分投资者铤而走险。崔裕表示,为防止客户挪用贷款投资理财,银行必须加强对客户行为的管控。

  杨海平也表示,在有套利空间的环境下,银行要强化对客户资金流向的管控。




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