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在券商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的趋势下,行业正回归主动管理本源,向公募基金业务渗透的步伐也在加速,其合计管理公募基金规模已超1万亿元。
近日,券商布局公募基金赛道又有新动作——两家券商分别将为旗下资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增资。在去年7月份国金证券(8.840, 0.06, 0.68%)获批设立资管子公司后,今年5月30日,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向资管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为8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国金证券资管子公司将在满足业务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向证监会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在去年中信建投(25.380, -0.01, -0.04%)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增至100%后,今年5月29日,中信建投拟对中信建投基金增资1.5亿元。
一位券商资管部门总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券商加速布局公募赛道的主要原因是公募市场迅速发展,并且对券商的业绩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或成券商资管及财富管理转型破局的关键因素。”
2022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这也意味着“一参一控一牌”新规正式落地,此后券商资管的公募化转型持续提速,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增持公募基金公司股权、对相应公司增资等事件不断发生,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证券行业中,目前资管子公司的数量已增至26家,但仅有8家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牌照。特别是今年,或是因公募基金牌照问题,已有券商开始清盘旗下大集合参照公募基金改造产品。以“太平洋(2.610, 0.02, 0.77%)证券六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例,5月8日,该产品发布了清算报告,原因是该集合计划于4月26日期限届满且未变更为公募基金,因此按照合同约定于4月26日予以终止,4月27日进入清算程序。
海通证券(9.450, 0.04, 0.43%)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券商积极参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申请公募牌照,有利于原本致力于高净值客户的券商资管打开普惠金融市场,服务更加广泛的大众群体,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今年以来,不少券商资管子公司均在推进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工作,已有兴证资管、招商证券(13.950, 0.04, 0.29%)资管、广发证券(14.980, 0.08, 0.54%)资管向证监会递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的申请。对于对资管和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展望,广发证券表示:“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和居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在资管新规、养老金体系逐步完善等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措施的共振下,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标准化、净值型资产管理行业成为金融子领域里面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板块之一。”
还有多家券商在参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方面动作迅速。比如,5月26日,中邮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重要股东中国邮政集团拟将持有自身28.61%比例的股权通过特定事项协议转让的方式全部转让给中邮证券。中泰证券(6.790, -0.02, -0.29%)也于今年实现了“一控一牌”,完成了对万家基金11%股权的收购,持有万家基金股权增至60%。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5月5日,国联证券(9.640, 0.04, 0.42%)收购中融基金75.5%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中融基金成为国联证券控股子公司。
中金公司(41.050, -0.60, -1.44%)研究团队认为,公募基金业务已经成为券商资管业务转型路上的重要一环,“含基量”及公募基金牌照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券商的业绩成色。
例如,第一创业(5.900, 0.03, 0.51%)较早进行公募布局,控股创金合信、参股银华基金,实现对公募基金公司的“一控一参”。2022年,第一创业资产管理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14.03%,收入占比达47.52%。
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