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ARM上市:路演来了 估值降了

时间 :2023-09-07     点击:174 次

      两周前,软银旗下的半导体巨头ARM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文件,正式申请在美上市。现在,最新的招股计划已经发布。顶着年内最大IPO的称号,自然被各方寄予了厚望,包括苹果、谷歌、英特尔等巨头纷纷投来了橄榄枝。但作为一家“只卖设计,不卖芯片”的公司,ARM的盈利水平远远比不上英伟达这样的“卖铲人”。

  科技巨头看好

  美国当地时间9月5日,年内最大IPO——ARM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启动路演。ARM目前为软银集团全资持有的一家子公司,已申请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交易其ADS,股票代码为“ARM”。

  最新一份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表示,ARM计划发行9550万股ADS,发行价格区间预计为每股ADS 47美元到51美元之间。

  这也就意味着,ARM在此次IPO中将至少募集44.885亿美元,ARM的估值在478亿美元至545亿美元之间。

  这一规模低于软银集团的预期。消息显示,软银集团此前寻求的募资规模在8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之间,估值在60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据SEC文件披露,预计此次发行后,软银集团持股比例达90.6%,若承销商完全行使超额配售权,持股比例将降至89.9%。

  不过这不影响ARM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届时,ARM也将成为科技史上第三大IPO,仅次于2014年阿里巴巴250亿美元的IPO,以及2012年Meta Platforms Inc.(脸书母公司)160亿美元的IPO。

  ARM基石投资者多为大客户,其中包括苹果、英伟达、高通、谷歌、英特尔、联发股份(8.630-0.03-0.35%)、台积电、新思科技和铿腾电子等,均表示有意向购买高达7.35亿美元的ADS。ARM在最新提交的IPO文件中透露,苹果公司已经与ARM签署了一项新的芯片技术协议,该协议将延续到2040年以后。

  苹果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与ARM合作,并于1993年就发布了使用基于ARM芯片架构的Newton电脑。过去几年来,苹果在为iPhone、iPad和Mac设计自己的定制芯片的过程中使用了ARM的技术。

  资料显示,Raine Securities LLC担任此次拟议首次公开发行的财务顾问,巴克莱(Barclays)、高盛(Goldman Sachs & Co. LLC)、摩根大通(J.P. Morgan)和瑞穗证券(Mizuho)担任联合簿记管理人。巴克莱担任发单及交收代理人,高盛担任发行分配协调人,摩根大通担任稳定市场经理人,瑞穗证券担任路演启动协调人和销售演示主持人。

  ARM在路演中强调了包括用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加速芯片带来的市场机遇。此外,路演中还特别提到了安谋中国(ARM China),ARM在中国90%的收入都来自于安谋中国。

  下一个英伟达?

  在路演视频中,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出现引发关注。2020年,英伟达曾计划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但遭到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的反对,两家公司于2022年放弃了交易。

  收购的失败没有阻止黄仁勋在ARM视频路演中表达对ARM的认可。黄仁勋表示:“数据中心芯片将是驱动未来计算的重要力量,计算来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历史性时刻。如果没有ARM芯片技术架构、没有高性能的ARM CPU支撑、没有ARM的IP授权系统,英伟达无法制造出超级AI芯片。”

  作为芯片业绕不过的大山,ARM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全球科技领域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官网资料显示,包括苹果iPhone以及安卓机在内,全球95%的智能手机都采用了ARM架构。但在消费者中ARM的知名度并不高,且利润也没有想象的乐观。

  2021-2023财年,ARM年收入分别为20.27亿美元、27.03亿美元和26.79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3.88亿美元、5.49亿美元、5.24 亿美元。从收入构成来看,ARM的赚钱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许可证赚钱(占比总收入为40%);另一个则是利用专利使用费赚钱(占比总收入60%)。

  分析师解释称,许可证模式指的是,其他公司在用ARM的架构设计芯片时,需要给其一笔授权费,用一次给一次。而专利使用费模式则是芯片厂商用了ARM的构架,把生产的芯片卖出去以后,ARM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抽成。其中,专利使用费作为ARM最赚钱的业务,定价却不高,这也是其市场占有率高达99%,收入和利润规模却不是特别大的重要原因。

  芯片专家步日欣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RM处于芯片的上游,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设计IP,包括指令集构架、微处理器、图形核心、互联构架,然后授权给芯片厂商,帮助后者更快捷地设计芯片。因此,ARM的收费对象是芯片,而不是终端的手机。对比其他高科技企业,把自己的专利授权给硬件企业使用时,它们的产品定价都是针对终端产品收费,收取的费用普遍要远远高于ARM。

  软银最后的希望

  在过去两年中,科技领域的首次公开募股是很少见的,由于美联储加息带来的高利率,投资者不太愿意押注高风险的快速增长公司。

  但ARM是一个例外。在被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以前,ARM就在伦敦和纽约上市了。在第二季度,它的收入达到了6.75亿美元,实现了1.05亿美元的利润。

  2016年,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收购了ARM,拉开了愿景基金投资“帷幕”。但短短几年时间,愿景基金投资组合陷入亏损。

  2020年,软银集团曾计划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出售给英伟达,但因ARM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IP设计供应商,归属问题牵扯到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最终出售方案因监管部门的反对而“流产”。 

  2022年,随着全球科技股暴跌与日元贬值,愿景基金投资收益进一步恶化,软银集团在录得公司成立以来最大幅度单季亏损后,流动性诉求高涨,开始大规模出售旗下各类资产。去年在出售9%的阿里巴巴股票套现345亿美元后,软银集团当前最大的股权投资资产为占比达16%的ARM。

  也就是说ARM若能成功上市,将极大地改善软银集团及愿景基金的财务状况。于是,软银集团以及创始人孙正义开始着重推动ARM的上市计划,并于今年4月向美国监管部门递交IPO申请。

  不过软银方面表示,在发行结束后,它将拥有ARM 90.6%的普通股,但不会从IPO中获得任何收益。



来源:媒体滚动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