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金店,跑出三个IPO

时间 :2024-02-05     点击:129 次

2024开年,伴随着品牌柜台金价冲向600元+/克,黄金珠宝品牌也开始新一轮IPO冲刺。

继1月19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梦金园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后,1月30日,珠宝连锁品牌周六福又被传出要赴港上市,并表示可能会集资数亿美元,估值或超100亿元。

加上去年11月10日在港交所披露IPO招股书的老铺黄金,可谓三家金店齐聚港交所门前。更有意思的是,这三家企业都曾踏上A股IPO征途,但均铩羽而归。

此次乘着黄金消费热的大势,先后启动弃A赴港的他们,又能否圆梦呢?

1、“买金热”催生IPO潮,这回轮到年轻人拱赛道

事实上,这波IPO还得从行情谈起。

一直以来,A股和港股都不乏高知名度的黄金珠宝品牌,如周大福、老凤祥(62.700-1.03-1.62%)、周大生(15.500-0.28-1.77%)、中国黄金(8.820-0.25-2.76%)、老庙黄金(母公司为豫园股份(5.930-0.13-2.15%))、六福集团、周生生等。

其中,于1973年香港上市的周生生率先打开了黄金珠宝公司的上市大门,港资品牌更是占据了国内黄金珠宝行业的半壁江山。

随后,老凤祥跟六福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成功IPO,上市时间也相对“随缘”。但2000年之后,黄金珠宝品牌冲击上市的动作则呈现出了随黄金市场波动的周期性。

2009年到2010年,黄金价格最高价从1212美元1盎司上升到1421美元1盎司,涨幅高达16%。彼时不少人为规避经济危机风险,选择购入黄金,各国官方也实施了各种政策,促使金价有了大幅度的上涨。

2011年,金价最高达到了1895美元1盎司,达到了2009年至2018年间的最高峰。受到行情的助推,2010年至2011年间,潮宏基(5.500-0.42-7.09%)与明牌陆续登陆A股,周大福则在港股上市,迎来了一波IPO上市潮。

时间线拨至2016年后,随着全球及国内均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国内金价呈现上涨趋势,加之国内消费者们对黄金首饰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年轻人撑起了金饰的半边天。

据《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显示,在金店消费群体中,25-35岁的顾客占比75.59%。

有90后消费者表示,近三年自己购买品牌金饰支出已达10万元,含工费在内每克金价从480元/克到目前的660元/克不等。同时,随着金价的持续走高,金饰的消费支出在她看来,保值+投资的属性也随之增强,提高了她的消费动力。

真可谓“买涨不买跌”。

新一波买金热的行情也让黄金珠宝玩家们的业绩水涨船高。以周大福为例,其2021财年营收跟核心业务营运利润实现了23.6%和51.7%的双增长,股价也在经历了2020年的业绩低谷后,触底反弹,从5港元一路上涨至16港元,市值超1600亿港元创下新高。

行业回暖,也让一众玩家又发起了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中国黄金、曼卡龙(7.970-1.18-12.90%)在2021年接力上市。

其中,中国黄金位列*梯队,体量仅次于周大福,2021年营收超过500亿元。此次赴港IPO的三家,也曾在A股征途上跟前者同台竞技,但“不幸”被拒之门外。

2021年10月底,向深交所冲击的梦金园首发上会被暂缓表决,1个月之后再度上会,正式被否。再到老铺黄金,原计划2021年4月首发上会,不曾想上会前一天被取消审核,同年7月卷土重来,正式被拒。

周六福的A股上市之路也三战三败,经历了2019年、2020年、2022年的三次递表,最终于去年11月主动撤回IPO申请,宣告终止。

这才有了当下金价维持高位、A股IPO阶段性收紧后,三家共闯港交所的一幕。

2、三家一年卖出200亿,资本“突击”Pre-IPO轮

虽然在A股冲击上,三家有点失意,但市场表现并不俗。

其中,梦金园为三者体量之最,定位于黄金珠宝首饰原创品牌制造商,规模可能仅次于老凤祥、中国黄金、周大福以及拥有老庙和亚一等多个黄金珠宝品牌的豫园股份。

2020年至2022年,梦金园总营收超百亿规模,分别为108.34亿元、168.71亿元和157.24亿元。

周六福虽然营收规模稍显逊色,但却增长迅猛。2022年,周六福实现总营收31.60亿元,同比增长11.69%,较2016年翻了近6倍。净利润录得5.83亿元,同比提升35.81%,2016-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75%。

“小而美”的老铺黄金更是“古法独美”,凭借29家自营门店撑起了8.96亿元、12.65亿元和12.94亿元的同期营收。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在中国所有黄金珠宝品牌中,老铺黄金的单店收入*。2023年上半年,老铺黄金的店均收入已达4480万元。

仅2022年,三家总营收合计就达201.78亿元。以周大生2022全年实现收入111.18亿元来看,三家金店总营收顶“两个”周大生,光是梦金园的营收就已经超周大生2022年总营收41.4%。

金店生意的红火,也吸引了一众机构跑来投。

在梦金园冲刺A股期间,2022年8月,中信证券(19.850-0.33-1.64%)投资以现金方式按每股12元认缴4166666股股份,成功在IPO前获得1.82%的持股,而2018年投资梦金园的海泰控股以天津海开信创持股4.37%。

周六福也在IPO前引入了外部资本,永诚二号、道阳君瑞、金玉福源、架桥合利、华拓至远等均来押注。

不过,最受关注的还当属资本对老铺黄金的2.25亿元Pre-IPO轮“突击”。

在向港交所递表前三天,老铺黄金完成了上市前的*一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1.75亿元,豫园股份投资5000万元。这轮增资直接让老铺黄金的估值从5.43亿元增长至52.25亿元,足足增长了8.62倍。

3、金饰内卷升级,新“卖金”IPO花落谁家?

从盈利上看,梦金园跟周六福更多是靠加盟商赚钱,而老铺黄金赚的是“古法手工工艺”的手工费和品牌溢价。

但就这两块而言,其实都并不算太具备实质的业务壁垒,有着各自“隐秘的角落”。

周六福加盟店业务细分为“产品销售”和“服务费”两类,服务费则再细分为“品牌使用费”和“特许经营费”两项,其中,在服务费中占大头的品牌使用费,指加盟店从外部供应商处采购第三方产品,并使用“周六福”品牌销售,而向公司支付的费用。

这种类贴牌生意,在黄金首饰行业内并不常见,让周六福赚得盆满钵满,也饱受诟病,从此前A股审核意见看,其加盟模式下的收入真实性是IPO失败告终的原因之一。

另一边,一直宣传“古法手工工艺”的老铺黄金在产品生产上却并非是完全自主生产,而是有相当大比例的委外加工,也就意味着“古法工艺”并不具备独特性或者技术壁垒。

而且近年来周大福推出古法“传承”系列,周大生推出生肖、麻将等国潮款式,中国黄金推出“故宫金”系列,都在提高审美价值,适应年轻人的消费偏好与消费习惯,把时尚的设计与传统文化内涵结合提高产品附加值。

这边品牌玩家们都把年轻人作为未来品牌盈利能力所要争夺的腹地,在品牌跟设计上打得火热,但这届年轻人,在购金上早开始货比三家、甚至跑向水贝淘货。小红书也出现了各类水贝买金的攻略,很多年轻人都带着品牌店的款式去定制或者挑同款。

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并没有特别高的品牌忠实度,买金饰*看眼缘,同时会参考小红书上各家品牌类似款式的价格,甚至会跟水贝的比货,最终从价格上、品牌上、工艺上选择自己觉得性价比最高的金饰。

“水贝等市场上的黄金更多是担心含金量不足以及工艺参差不齐,但如果真金+品牌工艺水平,就真的 ‘很香’。”

目前据小红书,相较于商场品牌黄金动辄600元+/克的金价,水贝金饰批发价每克在480元左右,不过一些黄金品牌店也推出“满减”等活动促销,例如黄金首饰每克直减30元、免工费等。

庞大的消费需求之下,伴随着水贝打响价格战,拼品牌、拼工艺、拼设计的金店们能否靠抓住年轻人这波消费潮掀起又一轮IPO,考验内功的时间到了。



来源:投资界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