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显著提升。据同花顺(112.510, -0.41, -0.36%)iF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5日,今年以来,938家A股公司累计披露964单回购计划,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
受访专家认为,政策鼓励、公司估值较低以及公司的现金管理需求等是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的主要原因,预计下半年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将继续实施回购,成为A股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大额、多轮回购计划频出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大额回购计划频出。从回购金额来看,上述964单计划回购金额合计在596.26亿元至1130.82亿元之间。其中,16单回购计划上限超过10亿元(含),通威股份(22.280, -0.51, -2.24%)计划回购金额最高。公告显示,通威股份计划使用不低于20亿元(含)且不超过4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另外,截至6月5日,年内已有多家公司发起2轮以上回购。其中,若羽臣(15.090, -0.71, -4.49%)、*ST天创(2.510, -0.13, -4.92%)已发布了年内第三轮回购计划;塞力医疗(5.630, -0.37, -6.17%)(维权)等22家公司发布了第二轮回购计划。
今年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显著提升,主要有多方面原因,包括政策鼓励、上市公司估值偏低,以及公司有优化资本结构和进行现金管理的需求。
首先,从政策上来看,2023年12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提高回购便利度,健全回购约束机制等。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回购行为持鼓励态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这些引导有效推动了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的提升。
其次,从上市公司层面来看,公司估值偏低,通过回购进行市值管理,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华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朱成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A股市场大多数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回购能够向市场传达盈利稳定以及企业价值被低估的积极信号,提高投资者信心,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
最后,回购也是有效的现金管理方式,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回购股票,公司可以减少流通股数量,优化资本结构。田利辉表示,通过回购股份,公司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公司财务稳健性。
“注销式”回购大幅增长
在监管鼓励下,今年“注销式”回购大幅增长。新“国九条”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出,“上市公司以现金为对价,采用要约方式、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并注销的,回购注销金额纳入股利支付率计算”“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增强稳市效果”。
据记者梳理,今年发布的964单回购计划中,有91单公告明确表示回购股份将注销,占比9.44%,较此前有明显提升,其中,22份回购计划已经实施完成且回购股份已注销。此外,还有30多家已披露回购计划的公司,将回购用途变更为减资注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登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选择回购注销,一方面,可以减少公司总股本,从而提高每股收益(EPS),这对提升公司股价和市场估值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公司可能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考虑,通过回购并注销股份来调整资本结构,为未来扩张或重组做准备。
回购热情有望持续
展望下半年,市场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有望持续,并成为A股重要资金来源。
田利辉表示,预计下半年回购趋势可能继续保持积极态势。随着经济复苏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上市公司回购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同时,监管政策对于回购的支持力度也可能继续加大,为上市公司回购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
朱成成认为,未来我国上市公司回购规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当前增量资金相对有限的环境中,预计上市公司回购也将是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郑登津认为,下半年回购可能有三大趋势,首先,考虑到当前市场估值和政策环境,下半年上市公司可能会继续保持积极的回购态势。其次,随着监管层鼓励和市场认可,“注销式”回购可能会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选择。最后,监管层和市场可能会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回购履约率,确保回购计划的实施和透明度。
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