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随着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即将揭晓,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投资、外贸等核心经济指标的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为此,《证券日报》特别邀请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中信证券(17.500, -0.31, -1.74%)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民生银行(3.850, 0.02, 0.52%)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国银河(9.880, -0.72, -6.79%)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共同前瞻二季度经济数据,并深入剖析未来宏观政策着力点和走向。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二季度我国外需边际回暖,消费整体继续复苏,投资保持平稳,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或高于全年目标。
二季度经济稳健增长
结构分化特征显著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得益于外需边际回暖、消费持续复苏以及投资平稳增长,二季度我国经济表现稳健。连平表示,一季度,在供需两端同步改善的推动下,经济实现较快恢复,GDP增长5.3%,为全年经济实现既定增长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有所放缓,预计二季度GDP增长5%左右。
温彬和明明则更为乐观,他们均预计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或高于全年5.0%的目标增速。
“在低基数效应下,二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持平一季度,甚至小幅抬升。”董忠云认为,尽管消费和房地产表现略低于预期,但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的强劲表现对经济增长形成了有力支撑。
在章俊看来,二季度实际GDP或维持5%以上的增速,但结构分化特征依然显著。供给持续强于需求,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显著高于社零增速,4月份、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为6.7%、5.6%,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2.3%、3.7%,供需裂口仍未弥合。
“从供给端来看,新质生产力持续强于传统生产力。前5个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分别增长12.7%和13.5%,但钢材、水泥等行业增长动能持续下行。从需求端来看,外需保持韧性,国内消费偏弱,固定资产投资分化。年初至今全球制造业延续补库趋势,叠加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出现‘抢出口’现象,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上行至7.6%。”章俊说。
明明表示,从结构上来看,二季度工业生产延续较好表现,外需回暖下出口表现超预期,制造业投资延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消费的修复斜率相对平稳,消费的进一步复苏仍面临一定制约;基建投资增速相较一季度有所回落。
提振内需
成为下半年经济发力点
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展现出稳步回升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为巩固这一良好态势并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专家普遍将提振内需视为下半年经济的发力点。
“为了继续巩固经济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宏观政策会继续加大力度,下半年经济增长存在进一步修复的空间。”连平说,下半年,在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消费增速有所加快,并仍将是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当前,尽管需求整体上仍属偏弱,但经济稳步复苏、持续向好的态势并未发生变化,需求仍在不断回暖。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就业形势逐步好转,将对消费需求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连平认为,下半年,暑假和国庆长假有望创造良好的服务消费场景。同时,促消费政策力度较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为下半年各级地方政府制定促消费政策提供指引。此外,去年下半年整体基数较低以及CPI和PPI回暖将带动消费品价格提升,也都会对消费进一步恢复带来推力。
谈及政策的着力点,章俊建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开展新一轮消费券投放,提振终端消费;扩大服务消费,拓展新型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出台稳房价和去库存的政策工具。
明明表示,一方面,政策驱动制造业投资普遍加快,在大规模设备更新下要注重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民生领域支出、促进就业等方式提高居民收入,加快消费复苏。
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看,章俊建议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方面,适时降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LPR进一步下调,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快专项债、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同时,以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央地间支出责任划分和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
董忠云认为,随着政府债发行的加速和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发力,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加码将对内需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房地产利好政策效果的持续累积已促使一线城市楼市交易出现回暖迹象,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出低谷。综合来看,下半年我国经济复苏动能有望企稳回升,经济形势整体改善。
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