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百亿级俱乐部阵营缩水 私募行业面临供给侧出清

时间 :2024-08-23     点击:98 次

      据第三方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近一个月以来,有10家私募退出“百亿级俱乐部”阵营,私募行业加速换血出清。具体来看,10家机构从100亿元以上规模下滑至准百亿级,另有8家机构规模从准百亿级下滑至20亿元-50亿元,还有1家机构下滑至10亿元-2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监管对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初始实缴募集资金和存续规模门槛的明确要求逐步落实,私募证券基金“壳产品”正在逐步有效清退。此外,有头部私募基金管理人表示,部分前两年持续低迷的策略例如量化CTA等近期业绩略有起色。部分曾经被“深套”的投资者近期在小幅获利后选择“落袋为安”,沪上一位百亿级私募管理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七月以来其量化CTA策略净赎回规模为3亿元-4亿元。

  10家私募退出百亿级私募阵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管理人有85家,占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数的1.05%。相比七月,聚宽投资、龙旗科技(35.300-0.85-2.35%)、康曼德资本、宽远资产、玖瀛资产、相聚资本、上海大朴资产、深圳凯丰投资、顽岩资产、千象资产1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退出百亿级私募阵营。

  数据统计,备案存续私募证券管理人共有8081家,其中基金管理规模0-5亿元的管理人有6958家,占到总量的86.10%;基金管理规模在5亿元-1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453家,占到总量的5.61%,基金管理规模在10亿元-2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68家,占到总量的3.32%;基金管理规模在20亿元-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24家,占到总量的2.77%;基金管理规模50亿元-100亿元的管理人有93家,占到总量的1.15%。总体来看,管理规模0-10亿元的小规模私募管理人占比超90%;而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大规模私募管理人占比不到3%。

  从私募管理人类型来看,8081家备案存续的管理人中,主观私募管理人数量达5773家,占到总量的71.44%;而量化私募管理人数量有878家,占到总量的10.86%;另外“主观+量化”私募管理人数量有1351家,占到总量的16.72%。

  量化私募规模大幅缩水

  根据朝阳永续数据,今年以来,量化私募行业管理规模大幅缩水,主要有四点原因。

  一是一季度小微盘股持续下跌,导致众多量化私募产品净值大幅回落,颠覆了高净值投资者对量化私募产品“低风险高收益”的认知。自3月起,量化私募产品销售难度急剧上升,使得行业缺乏增量资金。

  二是受权益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量化私募机构发现资管业务盈利难度加大,仅能依靠自营业务营收勉强维持资管业务的运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机构普遍缩减资管业务规模,以减轻自身压力。

  三是在监管趋严等因素的影响下,量化私募行业也开始“挤水分”。过去,部分量化私募机构为了展示自身行业地位,将众多嵌套产品的规模全部纳入产品管理规模范畴,并向监管部门报告,导致实际资产管理规模虚高。如今,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这些量化私募机构纷纷调整实际资产管理规模的汇报口径,使行业规模的“水分”得以大量挤出。

  四是受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DMA量化策略规模大幅减少,进而导致量化私募基金整体的资管规模出现大幅缩水。

  行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出清

  “市场风格面临转向,量化的因子不稳定,量化多头策略如今也面临挑战。”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正股退市风险引发可转债市场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可转债策略受到冲击;中性策略收益受管理人超额与对冲端股指基差影响,整体年化对冲成本均高于往年。主观策略管理人普遍认为,国内市场目前处于低估值区间基本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对于有能力覆盖多领域的管理人来说,投资组合应多元化,少受单一市场贝塔因素的影响。

  星石投资认为,监管之手将引导私募行业步入规范化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将不断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具体来看,对于本就具备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头部私募而言,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投研实力和机构化水平;对于中小私募而言,在行业优胜劣汰加速背景下,则需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取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还分析,这两年监管政策频出,私募行业面临供给侧改革出清,无论是管理人、销售机构、从业人员都深刻感受到变革带来的影响。如何提升客户的投资获得感,构建新的信任关系及有效连接,未来的“私域空间”或衍生出新的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