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今年5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走弱,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下方。在不少投资者陷入迷茫时刻,以中央汇金、证金公司为主的“国家队”和以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等为主的耐心资本频频发力,为市场的稳定贡献力量。
宽基ETF积极加仓
一直以来,以中央汇金、证金公司、国家外汇局旗下投资公司为主的“国家队”,是呵护市场的中坚力量。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险资等机构因投资风格稳健、持股周期长,和“国家队”一样,也是被市场共同认可的耐心资本。
“国家队”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力量,承担着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任务,肩负着稳定市场的使命。从“国家队”的行为效果来看,中央汇金历次增持时点多数位于市场阶段性底部附近,是震荡环境下的稳定器。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ETF成交均价和增持份额计算,今年上半年,以中央汇金为主的“国家队”累计入市资金超过4600亿元,其中四大沪深300指数(3187.3570, -8.68, -0.27%)ETF增持金额超3100亿元。下半年,“国家队”买入力度并未减弱,截至9月18日,流入四大沪深300指数ETF的资金超2200亿元。
从历史表现来看,在上证指数四大历史底部出现之前,股票型ETF尤其是宽基ETF呈现较强的抄底迹象。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按照ETF成交均价和增持份额粗略计算,2005年、2008年、2013年、2019年四大历史底部出现前3个月内,宽基ETF均呈现资金净流入。在今年股市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宽基ETF再次呈现大量资金净流入。截至2024年9月18日,此前3个月宽基ETF资金净流入3746.45亿元。资金净流入规模远超历史四大底部同期。
耐心资本持仓市值
逼近历史峰值
除借道ETF入市,“国家队”还重仓多只股票,并且持仓周期长达数年。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88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出现“国家队”身影,其中270只获“国家队”持仓周期超过两年,占比达到93.75%。
在众多耐心资本当中,“国家队”的持仓规模相对庞大。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家队”合计持仓A股市值达到3.19万亿元,创近5年来同期新高,逼近历史同期峰值。与2023年底相比,“国家队”持仓A股市值增长3780.63亿元。若将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统计在内,这些耐心资本合计持仓市值达到4.61万亿元,同样逼近历史同期峰值水平。
以中央汇金、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以“真金白银”在A股低迷期增持,释放了呵护市场的强烈信号,不仅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也起到表率作用,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场。
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
回购增持是上市公司释放被低估信号、稳定股价、护航市值的重要实务工具。在监管层积极鼓励引导下,今年以来,已有129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相较去年全年的611家实现翻倍,再创历史新高。
上市公司“回购潮”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随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新“国九条”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对大股东减持的约束机制和回购制度包容性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积极维护公司价值的意愿,以及积累经营性现金流的能力。
净减持额
创2010年以来新低
近一年来,监管层出台多项措施,对股东减持行为予以规范。同时,产业资本用“真金白银”增持股票,实施频次和落地时间较以往明显提高。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9月18日,今年以来合计有965家公司公告减持,减持公司数量相比2023年全年减少58.48%;今年以来减持次数为2899次,相比2023年全年减少81.09%。从增减持的金额来看,2024年以来,A股产业资本累计增持552.75亿元,合计净减持189.69亿元,净减持金额创2010年以来新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A股市场每年公告减持的公司数量均大于增持的数量,2020年至2023年,这一差值均在1000家以上。到了2024年,公告增持的公司达到947家,与公告减持的公司数量十分接近,差值降至2016年以来最低。
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