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随着中证A500ETF密集发行、上市,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0月15日,招商基金、南方基金自购了旗下中证A500ETF。根据统计,截至10月16日,年内公募基金的自购规模超过39亿元,分布于74家基金公司,其中有12家自购规模超过亿元。
多家基金宣布自购
基金自购的最新案例,出现在近期的热门中证A500ETF之中。
根据招商基金10月15日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招商基金将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招商中证A500ETF,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后续将继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此外,南方基金公告称,该公司于10月15日运用固有资金5000万元投资南方中证A500ETF,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并表示后续将继续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权益基金。
另外,根据此前嘉实中证A500ETF的成立公告,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认购2亿份,在基金总份额中占比达到10%。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国泰基金的从业人员,也均在旗下中证A500ETF募集过程中实施申购,合计申购规模超过1600万份。
此外,根据中欧基金公告,将于10月21日发售的中欧沪深300发起式指数基金,使用基金管理人股东资金、基金管理人固有资金、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人员资金认购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易方达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指数基金、富国上证科创板100指数(875.2076, 9.92, 1.15%)基金等近期发行的基金,分别获得了基金管理人不少于1000万元的自购。
与股票基金相比,债券基金的自购也同样活跃。根据国融基金10月11日公告,公司股东国融证券于10月10 日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申购国融添益增强债基A。今年6月底时,国融基金已出资600万元申购国融添益增强债基A,持有期限不少于6个月。
年内自购规模超39亿元
根据数据,包括上述各类基金产品在内,截至10月16日,年内基金自购规模达到了39.0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规模为19.77亿元,债券型基金自购规模4.44亿元,混合型基金自购规模7.93亿元,QDII基金自购1.4亿元,FOF基金自购4.2亿元。
具体到自购的基金公司,超过39亿元的自购分布于74家基金公司,其中有12家自购规模过亿。其中,华夏基金以4.51亿元的自购规模位居第一,紧跟其后是易方达基金(2.85亿元)、嘉实基金(2.33亿元)、南方基金(2.1亿元)。
从产品类型来看,股票基金方面,嘉实基金年内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的金额为2.2亿元,在全市场位居第一。易方达基金的股票基金自购规模为2.1亿元,排名第二。此外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天弘基金、华安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中欧基金的自购规模均超过1亿元。债券基金方面,国泰君安(18.420, -0.16, -0.86%)资管自购9104.41万元位居第一,国融基金和汇添富基金的自购金额均超过了5000万元。
多发生在行情转折期
华宝证券研报指出,以2012年至2022年底这段时间来统计,基金业共有过六波较大的自购潮,分别发生在2012年经济遭遇下行压力阶段、2015年高杠杆下的股市大幅回落阶段、2018年美国发动贸易战冲击A股的阶段、2020年疫情影响阶段和2022年强预期与弱现实下的两波自购潮。其中,自购行为较频繁的公司大多成立时间较早,具备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且超过一半的公司以固收类基金为主要布局。从历史来看,大规模的自购往往出现在行情转折期。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基金公司开展基金自购,一是以自购方式将公司利益和基金持有人绑定,以此来促进基金销售提升规模;二是通过自购,基金公司也能让自有资金分享到基金的投资回报。
华夏基金基金经理许利明则指出,自购基金有时候先于市场底部购入,有时候晚于市场底部购入。但把时间周期拉长一点就可以看出,基金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通常出现在市场的阶段性低位,比如2022年3月、2020年2月和2018年12月,这与普通投资者的申赎操作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向相关关系。在自购潮后,市场大多也会迎来转折。
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