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投资者认定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
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越球视角
OUR VISION

港股科技ETF“越涨越卖” 资金“高切低”涌入红利赛道

时间 :2025-02-20     点击:87 次

      随着港股科技行情持续回暖,部分投资者开始落袋为安。从近期资金面看,部分资金兑现意愿升温,港股科技等赛道的多只绩优ETF遭遇资金净流出。同时,红利资产相关ETF逆势吸金,资金出现“高切低”调仓。

  当前投资者分歧出现,部分投资者开始认为科技成长已经成为投资主线,也有投资者则继续坚守红利低波。

  截至2月19日,恒生指数年内上涨14.38%,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上涨26.95%,该指数在近期创下近三年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135只投资港股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仅计算主代码基金,下同),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为11.30%,年内回报超过20%的产品有30只,占比为22%。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OF)收益高达30.27%。

  总体来看,港股互联网以及科技主题的产品今年表现最优异。截至2月18日,在全市场1000多只ETF中,年内业绩TOP20全部由港股互联网以及科技主题的产品包揽。比如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OF)、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OF)、港股互联网ETF(513770.OF)、港股科技30ETF(513160.OF)、港股互联网ETF(159568.OF)、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OF)等年内收益均超29%。

  同时,在全市场上万只基金产品中,年内基金业绩前100名(仅计算主代码基金,下同)中有55只基金跟踪港股互联网以及科技主题相关指数,比如有22只跟踪恒生科技指数、12只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只跟踪港股通互联网指数、6只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对此,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分析认为,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上涨主要基于四大原因:

  首先,国内政策支撑。近年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科创企业、高端制造业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港股的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南向资金和外资大量回流为港股提供了更充足的流动性。2月18日,南向资金流入达226亿港元,年初以来已经累计流入1856亿港元,科技股成为南向资金增持的重要目标,也推动恒生科技指数进一步上涨。在美联储政策宽松,美元走弱的国际环境下,国际资本回流新兴市场,贝莱德、高盛等资管机构纷纷流入港股市场押注。

  第三,在DeepSeek大模型发布的刺激下,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引发全球对中国科技股的再度关注,港股科技股中多家公司布局AI领域,对其未来盈利增长预期和估值均有大幅提升。AI的应用贯彻到终端,也为互联网、消费电子等科技行业带来进一步的成长性。

  第四,从估值层面出发,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市盈率截至2024年底仅18倍,远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的26倍和A股创业板的35倍,低估值带来了港股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为恒生科技指数近年来的表现提供良性循环效应。

  不过,随着港股科技ETF上涨,投资者的分歧开始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等的ETF产品开始出现“失血”现象。从市场资金走向来看,多只港股科技ETF产品出现“越涨越卖”情况。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陈实介绍,从资金层面来看,近期港股持续上涨,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恒生科技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相关ETF产品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而与之相对的是,部分红利相关的ETF则呈现资金净流入。

  “港股资金存在高低切换迹象,从科技方向切换到红利方向。”陈实说。

  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同样指出,“近期,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资金出现了流出的情况,可能切换的赛道包括红利资产、‘中国制造’板块等。红利资产具备较高的股息率和稳定的收益预期,‘中国制造’板块在科技赋能下有望带来效率提升和技术升级。”

  贺金龙介绍称,具体来看,截至2月17日,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ETF相关产品在2月分别净流出66.85亿元和64.55亿元。同时,红利相关的ETF产品在2月有近30亿元的净流入。另外,一只港股创新药ETF成为2月净流入最多的ETF,说明该赛道也受到资金关注和青睐。

  事实上,部分机构投资者对港股上涨的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

  一位港股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港股特别是港股科技股的大涨,是短期外资空头因为DeepSeek开源驱动云服务或本地部署等需求而回补空头导致,叠加南下资金有所增持,故而形成短期涨幅。

  “恒生指数上涨是被互联网权重股——如腾讯、阿里等拉动起来的短期效应。”上述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

  “近期外资回补的驱动对汽车、家电、手机等权重相关度比较高的股票形成短期支撑。但本轮港股上涨是AI及云产业链逻辑,由于没有明确的Beta及Alpha支撑,故而本轮港股行情有可能类似2024年5月和9月行情,可持续性不强。”上述投资机构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投资人则坚定看好港股科技股。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今年港股表现出色,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很大,这得益于DeepSeek的横空出世,提高了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科技股的预期。我看好恒生科技指数,预计后市港股还会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从长期来看,科技互联网公司受益于经济转型和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21.2000.200.95%)等AI板块,有望持续表现良好。”

  而一家公募基金投资港股的人士也表示,“港股最底层的支撑或是互联网板块,与内地相关的包括一些科技板块,例如果链或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公司的表现都值得期待。”

  该人士认为,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并不贵,在AI的加持之下,估值有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不少机构采取港股“科技+红利”两手都抓的策略。

  陈实表示,积极看好港股中长期表现,尤其是AI等技术突破带来的港股互联网业绩增长和估值重塑机会,以及港股的高股息、低PB的红利方向的中长期配置机会。

  王祎指出,港股整体估值较低,未来修复空间较大,尤其是科技股和红利资产。

  一方面,科技股尤其是与AI、半导体、互联网平台相关的公司,仍然是港股市场的重要投资机会。DeepSeek等公司在AI领域的突破,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截至2月19日,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PE-TTM)为25.68倍,处于近十年的分位点,估值较低。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高股息股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估值,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分红率达到7.79%,特别是央国企在分红策略上的优势,使其成为稳健投资的选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




扫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