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请您仔细阅读此重要提示,并向下滚动至本页结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法律法规,即中国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合格投资者规定的标准如下:
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
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本网站所载的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分销、销售要约,或招揽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他投资工具的邀请或要约。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我公司及任何雇员不对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和完整性作任何保证,也不对于本网站内所提供资料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5月19日,美国《天才法案》(GENIUS Act)的出台,标志着加密资产监管的重大转折,其核心是通过规范稳定币发行,重塑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生态地位,同时强化美元霸权。而这背后,也隐藏着稳定币、美元与美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债需求的新引擎
从挂钩机制来看,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背后的储备资产大部分是短期美国国债。稳定币市值从2020年200亿美元飙升至2025年2500亿美元,若按80%储备为美债计算,短期美债需求新增2000亿美元。当稳定币市场资金流增加,发行方需增持美债以维持币值稳定,这将增加短期美债需求,进而压低短期美债收益率。相反,当稳定币资金流出时则推高收益率,或削弱美联储通过短端利率调节金融环境的能力。极端情况下,若发生稳定币挤兑行方抛售美债可能扰乱全球债市,引发连锁金融动荡。
花旗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市值将突破达1.6-3.7万亿美元,发行商持有的美债规模将超过1.2万亿美元,届时将成为美债最大持有者之一。不过,稳定币需求转化为美债购买力,缓解美国财政赤字压力,但这对于庞大的美债规模来说,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美元稳定币锚定的更多是短债,没法解决长债难题,而现在美债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长债端。整体上来看,美元稳定币对美债市场影响有限,但能缓解短期财政融资压力。
美元霸权的“链上延伸”
全球83%的稳定币选择挂钩美元,形成“数字美元”的跨境流通网络,将美元信用从传统支付体系延伸至区块链世界。一方面,稳定币通过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跨境支付吸纳非美元资金,强化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资产的地位;另一方面,其24/7交易、低摩擦转账的特性,突破了传统美元清算体系的时空限制,成为美元“数字霸权”的基础设施。但稳定币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扰动:稳定币的高效支付与链上信贷功能,可能导致6.6万亿美元银行存款流向加密市场,削弱传统银行的吸储能力,对中小银行冲击尤甚,或导致美国银行整体估值承压。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稳定币将美元信用嵌入区块链,既享受去中心化带来的流动性红利,又暴露了中心化储备与去中心化生态的底层矛盾,一旦美元信用因利率飙升或债务高企受损,稳定币将面临“抵押资产贬值-信任崩塌-脱锚”的链式风险。
信用基石的脆弱性
历史上,美债因美国主权信用被视为“终极避险资产”,锚定美债的稳定币也因此被赋予“加密避风港”标签。但2022年以来,美国债务/GDP超100%、长端利率波动加剧,美债自身信用风险攀升,黄金等替代资产受捧,动摇了稳定币的避险逻辑。若美债收益率持续倒挂或出现违约预期,稳定币储备资产价值将直接受损。这种脆弱性本质上源于,稳定币既依赖美元的法币信用,又依赖美债的资产信用,而两者均建立在美国主权信用的基础上。当美国赤字膨胀、债务高企伴随着利率居高不下,美债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可持续性担忧上升,稳定币的避险属性实则是逃离加密市场波动的权宜之计,而非真正的信用安全。一旦出现信任危机,稳定币挤兑可能与美债抛售形成负反馈,暴露整个体系的脆弱性。
来源:市场投研咨询
声明: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即行删除。